第二讲
重立孝道,任爱之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3644/b42f00419db8c5a9.jpeg)
美国曾对国内的青少年做了一次调查,受访的八千多个人当中,有71%的学生作过弊,68%的学生跟别人打过架,35%的学生曾经在商场里面偷过东西。而当最后问到“您觉得您的道德高尚吗”,有96%的人说自己的道德很高尚。诸位朋友,他们依的是谁的标准?自己的。我们说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当成年人都不以身作则,动不动就对别的国家发动战争,你花再多的钱,有没有可能把下一代教好?这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西方人觉不觉得他们走到一个死胡同里面去了?他们知道。一九八八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宣言里面说到,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的话,必须重新回到两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诸位朋友,诺贝尔奖得主都是什么样的身份?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是他们却都异口同声,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人赶快汲取真正圣人的智慧。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位影响世界的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汤恩比教授,他也提到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靠两种思想“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
诸位朋友,我们来思考一下,孔孟学说的核心是什么?
仁慈,孔夫子的思以“仁”为中心。再来,大乘佛法的核心是什么?慈悲。二者讲的是一个东西。西方的圣哲有没有把这个重点讲出来?有。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强调的是什么?博爱。所以圣贤人的教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仁慈博爱。这是圣贤学说的核心,唯有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人的思想,才有好日子过。
我们来看一下,仁慈也好,慈悲也好,博爱也好,要从什么地方下手?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你要把根基扎好了,房子才建得起来。根基没有扎好,纵使口号喊得很大声,房子建得很高,改天地震来了也全倒。根基是什么?孝道。中国文化对此讲得很清楚。西方文化里面,孝道没有建立起来,所以纵使他们有很好的宗教,但是因为文化的底蕴不足,过度重视物质,信奉功利主义,圣贤的教诲发发可危,整个社会风气几十年就恶化了。
孔子说“孝道”是一个人仁慈的根本,这是找到了根本。中国人找到根本不能只是自己受用,还要有使命感,把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传到全世界去,这是身为一个地球人应该有的态度跟使命。中国文化足以“仁”为核心,“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欢喜别人来打你,你就不应该去打别人。所以中国的政治强调的是什么?是“王天下”。这个“王”是当所有臣民、所有国家的榜样,以这种态度来经营国家、经营天下。
所以历史上很多国家特别喜欢来中国朝贡,为什么?因为假如带了十样礼物过来,中国的皇帝很高兴,马上又包二十样礼物送回去,中国人很好客,所以他们很喜欢来朝贡。他们除了朝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汲取中国文化的精华。而当他们学习了中国文化之后,都非常欢喜,并能依教奉行。所以现在你要看唐朝的建筑可以到日本,日本人保留得比我们中国人还好。在韩国,也可以看到很多已经上千年的中国式建筑。假如中国文化不好,他们肯保留吗?不肯。甚至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跟做人态度,现在体现得最清晰的是哪一个国家?日本。
我们中国人真要细细地来反省了,呈现中国文化最好的国家居然不是中国。韩国剧《商道》中人与人相遇的时候都怎么打招呼?都是毕恭毕敬地鞠一个躬。纵使是在生意场上的一些对手,也不失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进门的时候也是先打一下招呼,自报姓名,很有礼貌。所以,中国文化的好处不是只有中国人认可。
中国文化的本质非常有包容性,对其他的文化能兼收并蓄。印度的大乘佛法到了中国,不但没强迫别人接受,而是自己做好自己,有这份德行,自然让别人很欢场胡适,刚才说了,中国文化以“仁”为中心,而这个“仁”的根本在孝道。到“五来接受你的文化。题伸开来,懂得互助,懂得互爱,才能够往世界和平、世界大同的日标迈进。这一条路我们愿不愿意走?愿意走。从哪里开始?从互助互爱开始新变得做起,每一个从圣贤教海的人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举一个例子,新加坡的许首女士,她是一位平凡的女性,但是她的存心是时时刻刻想到别人。她说所有的人都是她的兄弟姐妹,所以她懂得助人,懂得爱人。跟她接触的那些人都能感受到她这一份慈爱,感受到她这一份付出,并由很入此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温馨,就好像大同世界一样。所以如果每个接受圣贤教询的人都能够用这一份心去对人,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跟善的力,我们对圣贤的教海要很有信心,迈向世界大同的这条路才是活路。但的有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去走,原因是还没有真正从心里为他人着想,替人做好榜样。
我们有一次走在路上,六个小朋友排队排成一排,一边走,一边捡垃圾。这个时候刚好有一群初中生下完课,手上拿着热狗、珍珠奶茶,一边走一边吃,其中一个看见捡垃圾的小朋友,很感动,对其他的同学讲“我们不要再丢了”。你看六岁的小孩在影响这个社会,他们真正做出来就会让还人感动。所以当每个孩子都能够为别人着想,为这个社会着想,都有这颗心的时候,世界大同的目标绝对不是理想,而是指日可待。现在真正遵循圣贤数的人太少了,所以这个影响力才发不出去。
我们从事中国文化的推广,到目前为止才一年零一个多月的时间,听过我们课的人已经超过上万人,我们发出去的书也已经超过五万本。我的朋友告诉我,在海口的公交车上,还听到小朋友在背《弟子规》所以确确实实只要我们肯去做,社会很快就能良性发展。
但很多人又说了,中国文化这么好,为什么文言文会被废掉?原因不在胡适,也不在那些参与废除文言文的人。根本原因在哪儿?读书人言行的不一致。当读书人说一套做一套时,大众不满的情绪就开始沸腾。后来遇到“五四运动”,要除旧,除掉不好的,因为读书人言行不一致,所以大家想之下就把文言文也否定掉了。所以中国文化之所以会败,败在我们自己,该惭愧的是我们自己。而我们把真正的原因找到,才能改正过失,言行重新变得一致,从而让更多的人对圣贤教询产生坚定的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真正的真理是超越时间跟空间的。我们来看中国的孝道有没有超越时间?三千年前要孝,三千年后也要孝。不只超越了时间,还超越了空间。我们在澳洲办课程的时候,很多澳洲人坐在底下听闵子赛的故事,他们听得很入神,一直点头。上完课之后,他们围起来一起分享听课的感受,说做人应该像闵子赛才好。他们也觉得这样做人很有味道,只是他们的文化里面没有这个底蕴而已。所以孝道,你到全世界各地去推广,没有人不欢喜的,真正地超越了时空。我们要去学习的一定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跟智慧这个才值得去学习。你有这样的认知,才能洞察得了什么样的思想对自己、对下一代是真正的福荫。
对孩子的教育,西方人觉得小孩子就让他玩个够,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教养出来的下一代绝对很会花钱。真正养成会花钱的习惯了,容不容易改?不容易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十多岁还没入社会,信用卡都不知道刷爆几张了,社会信用也已经严重破坏掉了。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的社会信用会被破坏,但还是要去刷?欲望打开了,控制不了。所以中国圣贤很清楚欲望一定要节制,“欲是深渊”。很多西方人一生都欠债,假如下个月的钱还不上怎么办?房子就被收了,车子就被收了所以要拼命赚钱,一天也不能休息。这样的日子好不好过?很难受。中国有一句话叫“无债一身轻”,每天都想着要还债,纵使躺的沙发、睡的床都很高级,也没什么味道。
中国人的生涯是怎么规划的?童年积福,成年造福,晚年享福。有一句俗话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年轻的时候一大堆福分来了,人一享福,就容易堕落。很多年轻人一有福分,就觉得都是自己应该得的,自尊自大不起人。所以老子说“祸福相倚”,福来的时候,祸也来了;祸来的时候,福也跟在后面。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多吃苦、多付出,看起来是祸,事实上福已经慢慢逼近了,中晚年之后,福报就会现前,这样的人生经营才是对的。
如何让孩子从小积福、培福?“福田靠心耕”,当一个孩子从小培植的就是一种善愿善念的时候,他时时起心动念都在增加他人生的福分。有很多人说,一个人对社会有贡献,应该是二十岁左右到退休以前,这几十年才能真正对社会有贡献。其实不然。一个孩子真正接受圣贤教诲,他可能从小就在利益这个社会。有一个两岁的孩子,他上完第一节《弟子规》的课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问他学了什么,孩子不假思索马上回答“孝顺父母”,父母听了也很高兴。第二次回家,他马上就去倒热水给他的爸爸、妈妈喝,这是他第二节课学到的东西。孩子能这样做,是很多小朋友、家庭、社会的典范,同时也在积自己的福分。当孩子有这样为人处世的态度,进入社会就不是只为自己想,而是心系社会。量大福就大,对社会有付出了,进入晚年了,福自然就会来。
所以把人生价值卡在二十岁左右到退休之间的说法是片面的。一个接受圣贤教诲、有智慧的人,不只从小可以对社会有贡献,而且愈活愈值钱。为什么?他有圣贤的存心,他的人生智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诸位朋友,我的师长已经七十八岁了,走到每个地方,所有的人对他都非常爱戴,需要他的智慧来启迪他们的人生。很多年轻人三天两头就拿着蔬菜水果来看望他,希望他指点指点。所以一个接受圣贤教诲的人,他的人生从小到老都是有价值的,甚至于连故去之后,生命也没中断诸位朋友,孔老夫子死了吗?范仲淹死了吗?我有一次到海口去,顺道去海瑞庙。海瑞墓参观。海瑞生前非常清廉,只要海瑞到的地方,人民都是排队迎接他,而贪官污吏则是卷着铺盖赶快逃跑。海瑞去世的时候是在南京,把他的灵柩运回海口时,南京万人空巷,所有的人披上孝衣,护送海瑞的棺木出城。所以读书人只要真正把圣贤的教诲演出来,绝对会让人感动,甚至能够唤醒每个人好善好德之心。
我在参观的时候看到两行字,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就是说,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念念想着怎么样让人民的生活更好,怎么样让人民的福利更多;当被贬到比较偏远的地方,也要念着国君、念着人民,想着怎样做才能对国君、对人民有好处。范仲淹这一份真心感动了几百年后的海瑞。所以一个人真正有德行的时候,他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23644/ddd7a8c7496c81e7.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