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雪香扇,撩起夏日的香风

雪香扇,撩起夏日的香风

作者: 楚淑慧 | 来源:发表于2017-06-27 09:30 被阅读48次

孟昶夏月水调龙脑末,涂白扇上,用以挥风。一夜,与花蕊夫人登楼望月,悮堕其扇,为人所得。外有效者,名雪香扇。——宋陶谷《清异录·雪香扇》

贵妃醉酒

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不仅貌美如花,而且多才多艺,能诗善赋。一个夏夜,孟昶与花蕊夫人登楼望月,花蕊夫人的纤纤玉手摇动涂抹龙脑香末的团扇,香风阵阵扑来。一不小心,香扇坠落楼下,被路过的百姓捡到,多有效仿者,并美其名曰“雪香扇”。

美人持扇总让人遐想连篇,经常在京剧中看到一位大家闺秀千呼万唤始出来,出来之后还要用扇子遮住半边脸,然后慢慢地露出眼睛,说不尽的娇羞之态。

扇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文人墨客手持写了诗词的折扇,不是为了扇风,而是身份的象征。如《拾玉镯》中的傅朋、《西厢记》中的张生等,一扇在手,便风度翩翩。

曾有一位戏曲名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来形容扇子在京剧舞台上不同行当的不同用法:“文胸武腹,僧领道袖,媒肩闺齿,二流子上下忽掇”。即文人扇胸部以示端庄稳重,武将扇腹部以示豁达敞亮;僧人的领子大,扇领子体现单纯直率,道人袖子大,从袖筒扇风显得飘逸悠闲、仙风道骨;媒婆扇肩,表现奸猾市侩的特点,大家闺秀则用扇子遮住嘴,尤其是笑的时候,不能让人看到牙齿;二流子则上下扇,表示为人不稳重。

“秋扇”则是女性的专属,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象,表示女子被弃。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开始时相亲相爱,后来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纳兰性德则以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独霸清代词坛。

如今,夏日大家已经习惯了开空调,手摇扇子扇风已经渐渐成为历史,我们也越来越缺少了那份香扇撩风的闲情逸致。唯有檀香扇以其收藏价值和独特的檀香香气,仍旧被人们所青睐。

苏州檀香扇以“四花”(拉花、烫花、雕花、画花)见长。色泽秀丽、典雅大方,在泥金扇面上绘工笔重彩,高贵富丽。

檀香扇以雕刻人物、山水为主,也有雕刻花鸟、鱼虫的,题材广泛、意趣盎然、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已。如拉烫檀香嫦娥奔月扇、拉烫檀香天女散花扇、拉花擅香龙吐珠扇、烫花山水扇,品味之余,确令人遐想。

相关文章

  • 雪香扇,撩起夏日的香风

    孟昶夏月水调龙脑末,涂白扇上,用以挥风。一夜,与花蕊夫人登楼望月,悮堕其扇,为人所得。外有效者,名雪香扇。——宋陶...

  • 七绝 平水韵 冬节 庄上人

    冬节雪踪湘难觅,寒霖绵长似乡愁。 北风呼啸香风吹,桑梓饺香扑面留。

  • 调笑令:香扇

    香扇。香扇。 美人慢摇轻叹: 夏日赐余凉风, 冬日怎堪意空? 空意。空意。 愿君不离不弃! 注明:海棠社第507期作业。

  • 诗一首

    夏日炎炎汗满面,执扇轻盈徐凉风。 愿捧莲子当珍宝,清心怀香当自在。

  • 被雪撩起的童心

    前两天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这不,雪姑娘又舞动着婀娜的身姿从天飘然而降。她眷恋人间的美好,回归大地,一路欢歌...

  • 香风扑吹红雪❤早安❤

    香风扑吹红雪❤早安❤

  • 夏日清凉画团扇

    一把团扇,掠过三千年风尘,在丹青碎影里撩起寥落的风情,引得一片悠长。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炎炎夏日...

  • 水风香(自度曲)

    小院回廊, 箫韵悠扬。 炎炎夏日虽如火, 心凉体自凉。 半亩方塘, 菱藕芬芳。 一池秀色怡人眼, 水香风也香。

  • 珍珠小香风套装 HZMUSY的香奈尔精致女人风格

    珍珠小香风套装 HZMUSY的香奈尔风格 每年的香奈儿风格的套装总是少不了,这个有2个色,蓝色和粉色,今年的小香风...

  • 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唐·温庭筠)

    原文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注释 香雪:指春天白色的花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香扇,撩起夏日的香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vc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