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教育
生涯教育丨从出生到成年你不得不知关键的六大阶段

生涯教育丨从出生到成年你不得不知关键的六大阶段

作者: 试界生涯研修班助教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12:09 被阅读2次

    ·本·期·导·读·

    在生理、心理、智能与社会性变化最大的零到十四岁,孩子借由与父母、师长等对他影响较大的“意义他人”互动进而模仿学习,同时也透过生活经验,了解周遭的环境与工作世界。

    从高中到大学、研究生的十五到二十四岁这段期间,可说迈入正式职业的探索阶段。此时父母更要随时提醒自己:生涯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做决定的能力”,这个过程是提供“学习做决定的经验”。

    如何陪伴孩子走过生涯教育的6大阶段呢?

    本文共2734

    阅读完需要5分钟

    在生理、心理、智能与社会性变化最大的零到十四岁,孩子借由与父母、师长等对他影响较大的“意义他人”互动进而模仿学习,同时也透过生活经验,了解周遭的环境与工作世界。这个阶段可再细分为三个时期:

     阶段一:四至十岁“幻想期” 

    幼儿自我认识约莫从两岁开始,三、四岁逐渐学习团体生活,四到十岁可称为生涯成长初萌芽的“幻想期”,此时与生涯发展最密切相关的活动,非“角色扮演”莫属。无论是玩扮家家酒,或是去商店、消防队等不同场所参观体验,都是向外认识世界的启蒙。这个时期孩子口中“我长大后要当”的愿望通常很天马行空,往往只是代表某阶段时间接触较多、他觉得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并不代表毕生的梦想与志向。

     阶段二:十一、十二岁“兴趣期” 

    在这个阶段,建议父母留意,切勿动辄把孩子的志愿与“是否有出息”连在一起,也别因为孩子愿望不是当太空人、医师或大老板,就脱口评价“好没志气”。

    在小学、中、高年级,建议尽量扩展孩子的探索面向,发掘不同兴趣的可能性。若有机会走出课堂,实地参访、户外教学,多与优秀的人分享、接触,都是值得鼓励的。尤其到了高年级,孩子对于要参加哪些夏令营、学哪些才艺会有意见,对于要如何安排假期生活,也开始有自己的主张。不同于前一阶段的浮面参访,透过体验式的各种活动,孩子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可以加深加广,只要是在尝试、探索,其实都很好。

    父母师长千万别看得太窄,如果永远只允许孩子参与课业相关领域,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等于早早就关上了探索兴趣的大门,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阶段三:十三、十四岁“能力期” 

    与先前阶段的“广泛探索兴趣”相较,进入中学后,“能力”在生涯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抬头。换句话说,这个时期开始要审度“兴趣”与“能力”是否相符,对兴趣的探索得慢慢聚焦。

    很多孩子,对许多领域都展现高度兴趣,但为了兴趣而深入精进相关能力时,就会发现这过程必然会有辛苦的成分,而不完全只是“有趣”而已。此时为人父母跟孩子都必须了解:若背后有兴趣做支撑,中间那不太有趣的部分就会想办法勉力忍耐,一旦跨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还有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仍有不少中学生家长只把焦点放在学校课业成绩,认为课外阅读、或与课业无关的活动都是浪费时间。这样的风险是,当孩子的生活圈除了课业外便一无所知时,就不容易对人生有什么想像,当面临生涯选择的时候,很容易落入人云亦云、无所适从。

    从高中到大学、研究生的十五到二十四岁这段期间,可说迈入正式职业的探索阶段。此时父母更要随时提醒自己:生涯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做决定的能力”,这个过程是提供“学习做决定的经验”。与其单纯将此视为“设定职业目标”,更期待大家将此视为“设立生涯目标”。以这样的视野来看待生涯辅导,或许更能协助孩子达到学习谋生技能、认同职业价值,以及本身也能乐在其中的三赢人生。这段过程,同样可再细分为三个时期:

     阶段四:十五至十七岁“试探期” 

    当进入高中阶段,父母要小心不要落入“过于重视结果”的陷阱。事实上,孩子思考与下决定的“过程”,才是此时极需关注与建立的能力。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能考虑自己的需求、兴趣、能力、价值观与机会,透过与学校师长与身边亲友的讨论,以及生活中的实际参与,更深入且细致的构筑生涯想像。譬如无论是实习、志愿服务或打工经验,建议应与生涯规划密切相关,而非只是填一张社会实践表!

    有时会听到家长对填写志愿的孩子说:“你自己做的选择就要负责,别后悔!”似乎选错了就会抱憾终生。但真的是如此吗?面对现在和未来的多变社会,其实生涯教育有个很重要的观念是:容许调整的自由度。

    孩子生涯的扬帆启航,一如哥伦布探访新大陆的过程:手中没有详细的指引地图,过程中也会经过许多小岛,只是在心目中隐约有个想像的目的地。有一种情况是,内心原本想前往热带南岛,但一路上却觉得愈来愈冷。此时要不要回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自己对寒带气候没这么讨厌,于是想继续往前走,有何不可?但若很确定寒带大陆根本不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当然可以回头!只不过回头的“时机”,可能还需要好好考虑。

    就像刚开始启航就发觉误判,当然可以赶紧掉头;但若已航行了一段时间,前方可见之处就有一座小岛,我反而会鼓励先航行到小岛上,让船只补给足够的油料、粮食后再进行下一段旅程。孩子是否要立即踩煞车、转换下一个航道?还是念到一个段落后再转向?

     阶段五:十八至二十一岁“过渡期” 

    在十八岁以前,若家长都有依循上述观念陪伴,通常孩子会对自己有七成的认识与了解,到选择大学专业时,大方向上多不致南辕北辙。然而,父母也要有心理准备的是,进入大学后,由于孩子会对大学专业内容有更细腻的认识,也可能因社团或交友圈扩大而产生不同价值观,此时若他想在生涯的航道上左移个二十度,右偏个四十五度,只要保有弹性就是件好事。

    不少个性顺从的孩子,过去念书一帆风顺,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以前觉得自己数理的成绩好像都不错,但实际上可能只有化学好,却选了个需要物理很强的科系;或是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虽然考上了旁人眼中的热门专业,但却不是他想追求的人生方向及价值观。当碰到这些情况,父母很需要成为孩子的后盾,支持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观,重新调整未来的航道。

     阶段六:二十二至二十四岁“尝试期” 

    到了研究生或初就业阶段,孩子也准备寻找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这过程中,不免会碰到“这份工作似乎不适合我”的自我怀疑。

    每当碰到这情形,建议先厘清所谓“不适合”的层次:是自己能力做不来?工作内容不喜欢?人际关系处不好?还是根本价值观不认同?找出真正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方说,有时归根究柢问题是出在人际相处的智慧,这反而是职场的必修能力,不是一再换工作就能解决的。

    上一代或自己的生涯发展,大多呈直线进行,面对下一代我们至少可以做的是,不要用过去的直线思维来限制他们。在这段过程中,倘若孩子总是一而再、再而三想转换航道,他需要的并非责骂或指责,而是需要回过头帮助他,扎实走过这一段生涯思考的历程。

    往期资料包

    第一辑丨中学心理教育体系搭建

    第二辑丨国内外生涯教育体系案例合集

    第三辑丨做生涯必看的新高考改革政策

    第四辑丨快速精准全面了解自招信息

    第五辑丨团队活动生涯辅导工具

    第六辑丨生涯实操测量工具

    第七辑丨学科测评资源与制作思路

    第八辑丨生涯教育书单暑期特别版

    第九辑丨基于台湾生涯教育的辅导工具

    第十辑丨开学第一课政策解读PPT

    第十一辑丨生涯教育课程化的实施思路

    第十二辑丨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第十三辑丨生涯建构理论及其应用

    第十四辑丨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第十五辑丨生涯课堂活动手册

    第十六辑丨基于社会认知发展理论解决三大问题

    第十七辑丨利用霍兰德的类型论做选科决策

    第十八辑丨克朗伯兹学习理论的生涯启示

    第十九辑丨如何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十辑丨如何科学进行目标探索

    第二十一辑丨理性决策的科学方法

    第二十二辑丨如何进行有效行动

    第二十三辑丨如何做好个人定位

    第二十四辑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发掘潜力

    第二十五辑丨学科融合生涯教育

    课件丨我的能力图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涯教育丨从出生到成年你不得不知关键的六大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z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