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41枚。
石材:老撾石,素章。
印面大小:1.6×1.6cm。
釋文:趙敏。
第一,説趙。
趙,趨趙也。(《說文解字》)
趨為趍之誤。趍趙,就是行走緩慢的樣子,相當於“踟躕”。
《現代漢語詞典》提供了三個義項,一為古地名,周朝國名,在今山西、河北部分地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實力大盛。
一指河北南部,現在我們還在説的“燕趙大地”,範圍可能更接近古地名所含範圍。韓愈説“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這是褒義的讚美,如果是貶義的貶斥,可能就是“窮山惡水出刁民”,您說荊軻到底算不算“刁民”?
一為姓。據2014年統計數據,趙姓人口2670萬,為北方大姓。
歷史源流趙、秦均以造父為祖,秦王嬴政又自稱趙政。春秋戰國各諸侯國往往都是親戚,這裡有周王室分封之故,也有分封後各國頻繁聯姻之故,比如秦國與晉國聯姻,有“秦晉之好”成語流傳,秦國內部又有楚國勢力,譬如秦宣太后就是楚國的羋八子,就是前兩年熒幕上很火的羋月。
宋為趙姓天下,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王朝,但是其後的宋朝皇帝多無建樹,藝術家皇帝倒是除了不少。
楷書四大家,三家在唐朝——歐體、顏體、柳體,後世能與此三家匹敵者唯元代趙孟頫的趙體,而趙孟頫恰恰正式宋朝皇室後裔,趙家人果然藝術基因了得!
第二,説敏。
敏,疾也。(《說文解字》)
動作敏捷,引申為思維敏捷,具象到抽象。
左“每”,代表一個女子(甲骨文字形中也有直接寫作女的),一個孕期女子,右邊為手,將為人母者對外界可能之威脅反應極迅捷——是為“敏”字本義。
孔子用“敏”與“訥”相對,這就是大家熟悉的一句話:君子慾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孔子還說: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述而》)孔子似乎認為善於言辭是不好的(巧言令色鮮矣仁),而行動才是硬道理,我的理解是擅長言辭不見得壞(孔子如果不擅長言辭怕也難教那麼多學生),壞的是只喜歡說,開空頭支票,沒有行動落實。估計孔子身邊曾有不少這樣的人,而且這些人讓孔子吃了大虧,所以他一再告誡門生要謹言敏行,要言行合一。
現代漢語語境下,“敏”字漸漸成為給女孩子取名字時的常用字了,這也是很有意思的變化。比如女明星周慧敏、張敏、柯以敏,男士取名帶“敏”字的多半是上了年紀的,比如溫儒敏——他不是娛樂明星,他現在是山東大學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當代語文教學名家,他出生於1946年。
第三,刻印。
前陣子新版《倚天屠龍記》播映,吐槽聲不斷,之前的情節基本遵照原著,結尾改了一串——好吧,你看得出來我居然是看了這一版的,還看得比較仔細。
這枚印章是小嚴同學囑刻的,她應該是鍾情於老版本趙敏的,比如張敏演的趙敏(電影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