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訥自由人(No.641)

作者: 半井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23:15 被阅读11次
半井印痕

第641枚。

石材:老撾石,素章。

印面大小:1.6×1.6cm。

釋文:趙敏。

第一,説趙。

趙,趨趙也。(《說文解字》)

趨為趍之誤。趍趙,就是行走緩慢的樣子,相當於“踟躕”。

《現代漢語詞典》提供了三個義項,一為古地名,周朝國名,在今山西、河北部分地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實力大盛。

一指河北南部,現在我們還在説的“燕趙大地”,範圍可能更接近古地名所含範圍。韓愈説“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這是褒義的讚美,如果是貶義的貶斥,可能就是“窮山惡水出刁民”,您說荊軻到底算不算“刁民”?

一為姓。據2014年統計數據,趙姓人口2670萬,為北方大姓。

歷史源流趙、秦均以造父為祖,秦王嬴政又自稱趙政。春秋戰國各諸侯國往往都是親戚,這裡有周王室分封之故,也有分封後各國頻繁聯姻之故,比如秦國與晉國聯姻,有“秦晉之好”成語流傳,秦國內部又有楚國勢力,譬如秦宣太后就是楚國的羋八子,就是前兩年熒幕上很火的羋月。

宋為趙姓天下,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王朝,但是其後的宋朝皇帝多無建樹,藝術家皇帝倒是除了不少。

楷書四大家,三家在唐朝——歐體、顏體、柳體,後世能與此三家匹敵者唯元代趙孟頫的趙體,而趙孟頫恰恰正式宋朝皇室後裔,趙家人果然藝術基因了得!

第二,説敏。

敏,疾也。(《說文解字》)

動作敏捷,引申為思維敏捷,具象到抽象。

左“每”,代表一個女子(甲骨文字形中也有直接寫作女的),一個孕期女子,右邊為手,將為人母者對外界可能之威脅反應極迅捷——是為“敏”字本義。

孔子用“敏”與“訥”相對,這就是大家熟悉的一句話:君子慾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孔子還說: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述而》)孔子似乎認為善於言辭是不好的(巧言令色鮮矣仁),而行動才是硬道理,我的理解是擅長言辭不見得壞(孔子如果不擅長言辭怕也難教那麼多學生),壞的是只喜歡說,開空頭支票,沒有行動落實。估計孔子身邊曾有不少這樣的人,而且這些人讓孔子吃了大虧,所以他一再告誡門生要謹言敏行,要言行合一。

現代漢語語境下,“敏”字漸漸成為給女孩子取名字時的常用字了,這也是很有意思的變化。比如女明星周慧敏、張敏、柯以敏,男士取名帶“敏”字的多半是上了年紀的,比如溫儒敏——他不是娛樂明星,他現在是山東大學教授(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當代語文教學名家,他出生於1946年。

第三,刻印。

前陣子新版《倚天屠龍記》播映,吐槽聲不斷,之前的情節基本遵照原著,結尾改了一串——好吧,你看得出來我居然是看了這一版的,還看得比較仔細。

這枚印章是小嚴同學囑刻的,她應該是鍾情於老版本趙敏的,比如張敏演的趙敏(電影版)。

相关文章

  • 敏訥自由人(No.641)

    第641枚。 石材:老撾石,素章。 印面大小:1.6×1.6cm。 釋文:趙敏。 第一,説趙。 趙,趨趙也。(《說...

  • 4-24 君子欲讷于言章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论语集注》 行,去聲。○謝氏曰:「放言易,故欲訥;力行難,故欲敏。」○胡氏曰:...

  • 《论语》翻译杂谈6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讷,迟钝也。敏,疾也。言君子但欲迟钝於言,敏疾於行,恶时人行不副言也。——《论...

  • 一味坊.读书会.国学篇.论语.第九十二期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辜解:孔子说:聪明的人希望先勤奋做事,然后慢慢去说明。

  • 辛丑中秋書

    ——李茂英 雨後送新涼 秋意度河漢 明月感時節 歲歲照團圓 附: 訥言敏行

  • 简牍扇面,君子訥言而敏行

  • 【大辩若訥】

    树悄悄哼着风之歌一般都很温柔他们都知道吵闹有失风度 石头坚守的座右铭沉默是金因为他们懂得无声胜有声 静水往往深流那...

  • 2018-08-10:闲话

    自由人 在时间方面 我是自由人 在经济方面 我不是 所以综合来说 我是半个自由人 但我很向往 成为真正的 自由人 ...

  • 给自己的情书NO.641

    2019.1.18 晴 痛苦对人而言,是一种清洗。而阅读之于我,则是内心被诘问审视的过程。 我的无知被投射在...

  • 封建主义

    封建主义是人身依附关系、一方(自由人)对另一方(自由人)的豢养和维护,另一方(自由人)对一方(自由人)的役务和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敏訥自由人(No.64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z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