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5181/cf6a9695c1185d27.jpg)
一周的课程很快就要结束了,孩子们对于自我的认识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上周末布置的作业是给妈妈做饭,孩子们完成的很好。各位妈妈也纷纷私信我想要将这个作业变成每周保留项目,感受孩子为自己的付出,真的特别特别幸福。
关于这一周的单元计划,我觉得有一些地方还是需要调整一下。比如:由于孩子们特别喜欢绘本故事,在课堂上加入绘本故事以后,导致课文学习的时间缩短了,孩子们不能熟练的记忆课文内容,所以今后课堂节奏要把握好,绘本故事的穿插也不需要过于频繁。扎实的基础才是孩子们理解力提升最快的途径。
最近一直在思考关于单元备课的问题,全课程中新的单元体系能为孩子们带来什么?其实孩子们从入校开始,对于他们的课程就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计划。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不该是一篇篇课文讲解,像做阅读理解一样,学完一课,再讲一课,如此反反复复……如果教学中全是大大小小的文章,必须深刻钻研具体细节,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从整体上熟悉一个学科中最好的那片广袤天地。单元设计有助于我们在广泛的分类中鉴别值得学习的知识,再不济也可以指出孩子们接下来即将接触的知识。如果坚持为孩子们的课程进行单元设计,也许孩子们可以跨越学年界限组织教育活动,有些一年级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可以进入二年级孩子的课堂去感受,去参与。
传统学校近几年也在改革,但大多是“旧瓶装新酒”结构雷同。单独划分开的各个学科孤军奋战,效果甚微。所以上周开始,我去找各个学科老师,希望可以得到更多帮助,大家商量一个“共同核心课程计划”,为一个单元主题服务。
比如:我从哪里来?为什么我和父母有这么多相同的地方?这就要涉及到生物学的内容了。我的情感从何而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关于心理学内容。我外貌如何?画一张自画像吧,涉及到认知自我,美学内容。
邀请艺术老师,为我们带来认识身体部位的手工课。邀请英语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身体部位的英文单词,并串联成好听的歌曲。音乐课上学习了歌曲《小画家》,知道了不可以改变动物的身体部位,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
充分的融合各种资源,让孩子们有机会更好的认识自己。这难道不比单一的语文课教学来的更有意义吗?对于本周,第一次学科融合教学,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承认,融合教学它更务实更有趣,但是也容易变得琐碎而无足轻重。本周着重于绘本故事的讲解,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忽略了字词句课文的掌握,这是接下来设计需要更静心的设计,构建和实践,这样基础扎实才能更稳健。要为孩子们在各学科和真实世界之间搭建桥梁,让孩子为生活做好准备而学习。
所以,重新学习做老师,不只是说说而已,我也在不停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