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知乎周刊《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疲劳与压力》

知乎周刊《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疲劳与压力》

作者: 艾斯克林姆 | 来源:发表于2018-07-29 14:55 被阅读6次

    「高考」这类事情,某种程度上讲,并不是考验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而是考验人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的耐受性,这些因素反而更能决定我们在日后的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

    悲观一点说,作为大部分在这些机能上并不优秀的个人,认清楚自己的神经系统的生理极限有积极意义。

    这样我们能更正确的面对自己,在适当的时机认输,不用因为认为自己可以一搏却没有继续努力而后悔,或者至少不会因为看太多鸡血文而异想天开。


    疲劳的基础在于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如果我们身体健康的话,每天起床醒来之后是一天中最为清醒的时间,因为一晚上的休息补充了代谢的消耗,让我们感觉自己是全新的。

    休息的不充分、熬夜等其他一些身体亚健康状态,会阻碍代谢的补充,使得神经内分泌情况难以恢复到最佳状态。

    疲劳的机制决定了伴随我们的疲劳感出现的,还有成就感降低、对工作失去兴趣、容易产生暴力倾向等附带效果。因此长期高强度的加班、三班倒的工作方式会改变人的性格,使人变得无趣,无神,无味。

    因为疲劳产生的一些正常生理现象,常常被错认为是懒惰,缺乏毅力。比如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持续的做某项工作等。如果不加辨认给予批评或指责,难免会造成误会,或者对自我的怀疑。


    工作之后的运动,听音乐,以及冥想可能是比较好的休息的例子。

    这样一来,我们似乎更容易理解冥想了:冥想的最重要的策略就在于放松,从而不用集中注意力,能让自己的意识自由泳涌现、自由流动,也就是没有执行控制信号的状态。


    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人类来说,触发“打或逃”这种「警觉」的情况好像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更长期、程度更弱的「警觉」。

    任务完成的Deadline压力,不和睦的家庭和同事关系,更广更高平台的竞争和攀比,频繁变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慢性疾病的困扰等等。

    这里压力机制是通过大脑中的杏仁核和自主神经系统作用的, 也就是说,触发因素是难以具体化描述的,他是人脑在演化上最古老的一些区域基于神经系统工作情况给出的决策反映,而整个决策过程不进入意识层,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这样的警觉状态。

    其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感知的——认知能力的下降,即使学习工作的强度不高,也会导致很大的压力感和疲倦感。

    而人们常常将处理压力归咎于自己不适应这份工作、不爱学习等等。错误的归因又造成应激性的对现在生活的反感,形成恶性循环的反馈。

    长期的警觉除了全面恶化我们的认知,还有一个重要的,而且影响更广的后果——睡眠障碍。

    长期的睡眠问题,会使人积累下「睡眠债」。对于一个成人或者年龄更长的人来说,往往需要补充比欠下的睡眠债更长时间的睡眠才能恢复,看来睡眠债也有利息。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警觉,我们需要感到舒适:工作环境的舒适——不需要讨好谁、害怕谁;睡眠环境的舒适——在熟悉的、安静的、让人感到安全的环境中休息;家庭环境的舒适——回家后不需要扮演另一个自己,“回家”不能比在工作中让自己感到更疲惫。


    崩溃的早期主要症状之一,可能就是「耗尽感」。

    这个症状最早在1974年就被定义,描述的是一种失去行事动机和情绪耗尽的状态。

    耗尽感经常被人错误的认为仅仅是对长时间的、充满挑战的工作的情绪性反应。但是,大量的研究证明,这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

    当你出现耗尽感时,人的神经系统已经出现了器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了,而是像我们身体上的伤口一样,实实在在的物理性存在。

    容易受耗尽感困扰的,不是那些随随便便混日子的人,而是那些在工作中动力充足、专注投入的人。

    用心工作导致的更严重的疲劳,以及工作给他们的反馈与他们投入的不匹配性,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触发了耗尽感。

    此外低受控(工作流程、时间完全自我管控,自己对工作质量和工作方式把关,自己承担全部责任)的工作相比于高受控(流程限定、评价体系完整、责任明确)的工作更容易导致耗尽感。


    根据全世界范围的大样本研究,抑郁症和其他各类型的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二者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又一次的提供了社会发展对我们的神经系统不友好的证据。

    在林嘉文、江绪林事件中,很多媒体分析认为,他们是有「生无可恋」的想法,这是我们社会中最普遍的误解之一。

    「生无可恋」这类想法是精神崩溃、精神疾病的症状,而不是病因,更不是自杀的原因。另外,广泛存在的错误想法,还有抑郁症患者要多开导,其实这是毫无效果的。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大脑神经系统的病理性状态,就已经有大量的临床医学研究证据证明,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想法是不可开导的,开导和散心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可能加重他们的疲劳感。

    焦虑症、双向障碍等症状跟抑郁症有很多相似之处。一般而言,这类精神疾病相比于耗尽,是很难恢复的,可能是患者自发病之日起要一生面对的状态。

    这里精神疾病一般有其明确的触发生活环境,变换环境是最重要的应对策略之一。面对这些疾病,与其说是治疗他们,不如说是要管控他们。


    每个人对疲劳的耐受性是一个生理性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通过「打鸡血」一类的方法改变它,从而让自己获得成功。这是一切成功学、鸡汤文的软肋。


    疲劳和压力会触发我们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因为大脑把这些信息感知为威胁,应激反应触发一系列激素、神经递质的释放,让我们的身体更好的面对这些威胁。

    一旦「威胁源」消失,这些激素、神经递质的分泌应该恢复正常状态,而我们的身体机能也应当恢复正常。

    但是,在当今生活中疲劳和压力经常是长期存在的,这可能是源于我们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在乎,源于同侪的竞争。

    不过首先,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疲劳和压力的来源——我们在何种情况下,感受到更严重的疲惫和压力,并伴随有耗尽感。

    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来源是容易辨别的,比如工作和财务的压力、沟通安排的需求、对孩子的照顾等。

    意外的是,很多积极正面的事情也容易让人感受到疲惫和压力。比如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活状态的快速变化,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就读,面临完全陌生的环境,在一年内结婚生子、入住新房。

    这些积极的变化快速改变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让我们的身体离开了舒适的环境,感受到了威胁——虽然我们大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可能因为疲劳和压力而产生睡眠问题,而这更近一步的增强了我们的疲劳和压力感,从而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情绪投入的积极性降低。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疲劳耐性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即我们每天能做多少事情,能高效工作多少时间,解决多少问题。如果再多就会有耗尽感、对工作生活的绝望感,从而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我们在面对疲劳的时候,更喜欢把自己关起来,大睡一觉,或者宅着打游戏,看电影,以及无所事事,这些做法对于日常的疲劳来说是低效的。

    我们更需要的是走出去,找朋友一起参与锻炼活动——跑步、爬山、游泳、骑车、瑜伽、冥想。这些事物较少涉及脑力需求,能让我们获得很好的休息,同时社会联系能让我们由于疲劳和压力产生的情绪有一个宣泄的出口。

    在工作时间最好不要持续投入超过一个小时,而是每过一段时间找点别的事情休息几分钟,喝点水,起身走动一下。

    在疲劳感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时,尤其要拒绝「多线程」的工作状态及不要同时做多个事情。因为「多任务」是非常低调的,同时又产生了更多的疲劳感。

    为了避免「多线程」,我们需要学会拒绝、学会放弃。很多看起来触手可得的机会和利益,在我们疲劳之时对我们弊大于利,不用为放弃它们而悔恨——调整自己对工作和生活的预期。

    疲劳和压力不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疲劳和压力的管控因此也不是一个特效药,而是一个需要持续保持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我们对疲劳和压力有效管控时,就有更强的把控机会和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对自我的提升——不是靠「我能做更多,我需要更多」的想法,而是靠「我能应对更多,所以我可以做更多」的状态。


    到这里,我们已经对疲劳和压力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需要认识到的是,疲劳和压力是生理性的反应,它是生理上的变化导致的我们情绪和认知的恶化,而不是源自于我们情绪和认知的问题。

    最为推荐的方案在于,改变自己的疲劳和压力的来源:工作的过分需求、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睡眠的不足、出差的频繁、生活和工作的频繁变化等等,同时提高自己的身体应对疲劳和压力的能力。这就需要你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锻炼、适当的社交投入、对工作和生活的合理预期与规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乎周刊《摆脱疲惫感:如何科学管理疲劳与压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g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