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组团出游桂林的一天晚上,一同出去的有个北京人问导游,哎,你们这儿怎么那么多结二婚的?
我们和导游一脸蒙圈,这人怎么这么说?他从哪儿看出二婚多呀?
那个北京人用手指着路边几家摆酒的人家说,你们看好多人在晚上摆酒。我们和导游用好奇地目光看着那个人:晚上摆酒怎么啦?司空见惯、很正常呀。
可那北京人说的一句话,让导游扑噗一声笑出声来:我们那儿只有结二婚的才晚上摆酒!
我们则一脸好奇。
我们家乡不管新婚、二婚,摆正酒的都是当天,中午、晚上当然也有摆酒,但中午一餐最隆重、最丰盛,虽然晚上也有摆酒,可比起中午那一餐,就逊多了,那是有什么吃什么,不像中午那一餐,定的几个菜就是几个菜,一个也不能少。
以前,我们这儿新婚的第二天还兴喝“嗑头”茶,家里五亲六眷没走的,还要闹腾一天,现在好像都免了,与结婚一天同时进行,只是当天热闹罢了。
这时,导游打开话匣子,向我们讲起当地侗族的人文历史与婚俗。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侗族约有三百万人口,是古代百越族后裔。侗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因此虔成地崇拜祖先。侗族是一个爱美、善于创造美、富有浪漫的诗情民族。
侗族人家要是生了儿子,便马上申请“五保护”,因为生儿子将来取媳妇要腰袋、银碗、银梳子,而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非常昂贵,就像我们这儿结婚要房子、车子、票子一样。
侗族人的生活来源有限,又不受计划生育的限制,侗族一般的家庭都是几个孩子,如果家里多生几个男孩子,对于并不富裕的侗族人来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男孩一出生便申请“五保护”,盼望得到政府的“补贴”,减轻一下家庭负担。
侗族的男孩子都称“赔钱货”,与我们这儿恰巧相反。
侗族女孩出生却是另一番景象,大放鞭炮,摆三天酒,热闹三天!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当地的侗族同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就是“夜娶夜嫁”!这是侗族婚俗中极富特色的环节,迎娶方式必须是“夜娶夜嫁”。
“夜娶夜嫁”故名思义当然是晚上进行,于是,新郎家在去新娘家之前,晚上摆开酒之后,便组织一支迎亲队伍,穿山过坳,过河入村,到新娘家等着新娘发亲。而当地风俗,新娘必须半夜发亲,并且要在天亮之前回到婆家。
导游讲解完,我们还静立原地,想象着侗族人民的神奇婚礼,即新希又惊讶。
我们祖国是一个由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造就了各个民族独特的人文特色与民俗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网络上有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原来如此,不出门,永远不知道祖国是怎样地大物博、怎样一个㡳蕴丰厚,涨见识了。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十里乡风各有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