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决定开始给自己的大脑“节食”了。
我的身体属于吃不胖体质,但大脑却一直虚胖着。很长时间以来,给它吃什么,它就吃什么,没节操没原则。
一天下来,大脑一直在嗷嗷待哺,不断地寻求信息的喂养。我可以想象大脑正在伸出神经的触手,控制我去拿手机,去看视频,去点击各式各样的链接。
以学习的名义,我刷各种文章,得知比特币正在不断上涨,得知特朗普深陷各种政治漩涡,还得知各种跑男的撕逼内幕。看似大脑被塞得满满当当,天下大事小事都逃不过我的拇指,但一关闭手机屏幕,什么都没留下,来得快去得更快。但这一来一回当中,消逝的是我宝贵的生命时长。
千与千寻总以为,知道得越多越好,生怕错过了什么,说不定哪个时候我就用上了呢,说不定在朋友聚会的时候,还能在朋友面前夸夸其谈呢。不肯舍弃一本读了一半的书,读了一半的文章,看了一半的电影,生怕后半部分藏着彩蛋。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其实是知道分子。
对于成长的焦虑也让人无法心安理得地犯懒,无法安心面对空闲下来的自己。无论什么时候,假如我不做一些“学习”的事情,“进步”的事情,就感觉是在浪费时间。什么事情看起来像是在“学习”呢?刷各种资讯头条,各种阅读软件。尤其微信最近还推出了“看一看”的功能,对我来说简直“正中下怀”,刷得停不下手来。美其名曰“在学习”。
但假如问自己,究竟从这滚滚东逝的信息流当中得到了什么,真的不知道。吾生也有涯,而微信看一看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手机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广告牌,耳边的风言风语,它们就像童话里面的鱼人洛雷莱,在河畔发出诱人的歌声。若过往的船夫不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会迷失自己,最终沉入河底。
信息的极度丰富带来的是注意力的极度匮乏。
爱因斯坦曾经这么说:
“Reading, after a certain age, diverts the mind too much from its creative pursuits. Any man who reads too much and uses his own brain too little falls into lazy habits of thinking.”
连自己的注意力都保留不住的人,都在为他人作嫁衣裳,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于是我知道,是时候剁手了。
给大脑一份简餐
我决定开始给自己的大脑制定一个营养摄入计划,大幅度削减摄入的信息。信息就像卡路里,摄入太多对我们来说没好处。刷信息就像吃薯片,我们贪恋那份爽脆感,但真的没什么营养。为了逃避思考,我们愿意做任何事情。
我不再变得那么“新闻控”。如同其他有学习焦虑症的人一样,之前我花很多时间在获取各种资讯上。习惯性地开 ZAKER,开各种新闻客户端,了解国家大事,职场鸡汤。但结果往往是,大部分的信息根本没用。如《黑天鹅》的作者 Taleb 所言,大部分新鲜火热的信息都是噪音,长期来看一文不值。
真正重要的、对我们有帮助的新闻少之又少,完全承受不起被“刷”的频率,刷出来的多是这个世界的边角料。世界的真理都是很朴素的。如果一个信息真的重要,总会自己从各种途径接触到你。
我目前采取的方式是:
挑选优质的资讯来源。
互联网的诞生产生了大量UGC,质量参差不齐。但我们的大脑还一直停留在以前,不由自主地迷信任何印在纸上,或者被很严肃地写成一篇文章的东西,一不小心就被带着跑。我已经取关了之前订阅的许多公众号,只留下那些能够持续不断产生价值的,哪怕更新的频率并不高。
降低阅读资讯的频率。
一天只阅读一次新闻,每次用时不超过半个小时。在看新闻的时候,主要看大标题,跟自己目标无关的不深究细节。每天晚上睡觉前,浏览一遍今天发生的事情,心里有个数就可以了。目测这个频率还能够进一步降低。
学会从优质的人际网络里获取信息
我有几个很优秀的朋友,他们本身就是信息管理的好手。每隔一段时间,我会问一下他们,最近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在看什么书,有什么新的感悟,答案总能让人发现惊喜。他们相当于你的私人助手,帮你分析、整合了各类资讯,却完全免费。
抽离出社交网络。
朋友圈我也刷新得越来越少了,微信打开的次数也在逐渐降低。手机开始被我故意扔一边。一开始经常忍不住,怕有人找我。但尝试过之后,发现一天不看也没什么所谓。真没什么人找你,找你的也真没那么重要。如果真的有急事发生,也会懂得打电话。
这样实施下来,一天多了很多时间。虽然一开始有点空虚,患得患失,但我们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是自由。多出来的时间,可以看书,可以真正做自己的业余小项目,做时间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