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智能而智能
“不能为了智能而智能,任何技术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智能的本身是为了服务于硬件与产品,让其产品更加实用,更加有趣。”
“智能技术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去改造硬件,而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智能技术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解决不了的用户刚需。”
2.硬造用户场景
“好的智能硬件应该像家中的“自来水”一样,用户感受不到“自来水”的存在,每当需要使用时,扭开水龙头,就能方便地使用。”
3.迷恋市场数据
“在开发前期,我们并没有做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调研,而是从产品的目标群体中,找到最典型的代表。我们的产品是针对18岁到25岁的群体,因此,选择了一位90后设计师,作为产品的工业设计。年轻人觉得什么最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我们的产品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体,设计师偶尔会去社区、广场,找老年人聊天,观察老年人的需要。同时,产品上线后,跟踪调查。这样的效果似乎更好”
4.缺少跨界能力
“智能硬件不是为了去颠覆某个行业,而是尊重工业制造。如果制作一款智能水杯,都存在漏水的问题,就谈不上智能。工业生产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沉淀,有其自身的规律,智能硬件的生产不能违背其规律。”
“创业团队中的人应该具有不同背景,有些跨界的能力,以及对产品的热爱,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学习能力。在生产的每个阶段,能够快速快速学习、快速理解。”
5.缺少快速迭代
“智能硬件需要设计者,有更强大大局观,让硬件有更强的扩展性。”
“我们的第一代产品从开放到上线,仅花了6个月时间,当时产品并未完全满足设计初衷,存在部分瑕疵,但并不影响产品基本功能。我们靠这款产品,验证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如果一直等到制作完美再上线,可能一切都晚了。”
6.选错供应商
“在智能硬件发展的不同阶段,挑选与之技术匹配的公司,非常关键。有些初创的智能硬件创业团队,选择规模大的供应商,但匹配度并不高,沟通也不通畅。”
“选择供应商,我们最看重的是理念是否契合,技术能力能否承载开发的想法,早期的供应商规模,并不是最看重的。”
7.将线上销售约等于线上体验
“智能硬件要更加重视传统销售。 大部分智能硬件是非标准化的产品,需要依靠实体店,进行体验式营销。”
“不少智能硬件都属于细分领域的产品,更适合选择在目标消费群体的聚集地,进行销售,无论这个聚集地是网上还是网下。比如,针对年轻人的产品,需要在年轻人常去的地方销售。”
8.将硬件作为盈利点
“如果仅靠硬件本身盈利,卖出的都是成本。”
“对于智能硬件的盈利模式,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入口。通过产品的特性和功能吸引用户的使用。二,社群。依靠手机端APP以及线下俱乐部,将使用产品的一类人,集中在同一平台。三,商业。通过社群平台,不断地沉淀用户,形成商业场景,销售延伸产品以及服务。”
“智能硬件的连接属性,网聚细分市场的人,也可以扩展盈利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