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萝卜阅读:
从书籍中摘取有价值的地方(萝卜),洗吧洗吧(剔除不必要的信息),切切片(解构原内容)、炖了(融合自己的经验)、大家一起吃(产品化输出)。
以下正文出自《职业培训师的8堂私房课》杨思卓 林海著
课程设计的7+1步骤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41/bb09b34f28fe49fd.jpg)
第1步:好课程始于好题目——确定课程名称
画圈先明确对什么人讲什么内容。
培训是结果导向的,是以解决问题作为追求目标的。
从本质上说一门课程应该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课程名称就反映了这个方案中的主要内容。
确定课程名称的方式
第一点:对象+能力的交集
例如新任领导百日成就之旅
第2点:方法+效果的描述
学会演讲4步法,人人超过奥巴马
第2步:用项目管理思维建立课程标准
项目,
为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做出的临时性努力。
项目思维,
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41/4e22e43b7ecfcc4a.jpg)
在明确质量标准和范围的基础上,需要测算和控制所需的时间、所需的成本。
第3步:用三级大纲确定课程目标
三级大纲如同项目管理中的目标分解
将实现总目标的模块作为一级目标,
一级目标再向下分解,达成一级目标的理念和途径为二级目标,
达成二级目标的方法和工具为三级目标。
以此类推,形成“目标——方法”链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41/686573b185f90574.jpg)
第4步:以学员状况匹配教学内容
第1点:内容紧贴课题
在做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
首先要界定课程的内容,其次在确定外延;
此外,在培训中要有背景知识来突出主题内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41/eda3d262655efdf4.jpg)
第2点:与学员的水平现状相关
三级大纲规划了学习的范围和广度,内容设置决定了学习的深度和力度。
第5步:以结构思维整合内容要点
知识像珍珠,大珠小珠落玉盘,
好看但不易获取,只有用逻辑的线串起来,才能够带领学员探索事情的本质和规律。
第6步:以学员风格设计课程文件
学员会从课件的水平去推测老师的水平,
大家都是“颜控”,缺乏美感会让课程品质感降低。
第7步:以学员试讲改善课程内容
课程是产品一定要进行客户测试
目的在于四点:
邀请熟人,这部分的讲解用于讲熟内容,消灭“断点”;
邀请专业听众,帮你找毛病,捋出“盲点”;
邀请目标学员代表小范围试讲,测试“兴奋点”;
安排课间问答,用提问来测试和反馈课程内容,精化“提效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41/62411af25d3de1c8.jpg)
1核心:以短链反馈提效课程开发,及时反馈减少试错成本
传统课程开发,
基于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测试和反馈在第三环节;
现代组织中产品开发快速迭代模型,
“Pc-Dc-Ac”,缩短了反馈周期,及时向着目标调整。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41/88eccbf31c4e4b50.jpg)
@重新看见
作者讲述了一套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方法论,即
打下了“6步指南”——确定课题,确定大纲,设计内容,逻辑串联,课件制作,试讲优化;
给出了“1个标准”——项目管理思维,“时间-成本-范围”三维框架;
分享了“1大策略”——快速行动-及时调整-有效推进。
当然,再次重温其底层思维
培训,以解决组织中的问题出发,以服务组织中的人而存在。
@一点感悟
昨天,
我们在《我们爱学习,到底爱的是什么?》中发现,作者分享了不同级别的培训师的技艺差距在于“课程”,“课程”又分为编导演三个环节。
今天,
作者分享课程开发策略,为我们进一步的结构了“编”的内涵,揭开了这层面纱,让大众看见了这里面的门道,为培训师的针对性的提升指明了具体方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41/af5d6caa2a890eaf.jpg)
@一点思考
新晋培训师的逆袭之道
昨天和今天的剖析,
我们探究了培训师的技艺分层以及分层的标准,挖掘了技艺的修炼方向。
发现,
核心在课程设计,是为编;其次在于课程演绎,是为“演”&“导”。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对于新晋培训师而言,输在课程演绎不足。
但是,
可以在课程设计上多多发力,
课程是解决具体领域内的问题,是存在领域差异性,可结合个人经历有效构建认知壁垒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
行业前辈们,都在建议后来者,“核心是课程,其次是多讲授”的原因所在吧!
@行动展望
课程,用来解决具体领域的问题。
你打算在哪个领域服务哪类用户解决他们的什么问题?
在这个领域,你有领域优势、认知优势吗?
或许,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入行之道,
以终为始,可以从第一个第一做起!
谁说不是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241/9bba01d43c68f6b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