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拱起的姿势承载着道路的通达,疏通着流水的脉络。可以不华丽的雕琢,即便朴素一生,他的生命已然堪称一绝。
在杜怀超的散文《大地册页》中有一句话,“桥,我为它终生躬身的姿势感到崇敬,懂得俯下身子的人,注定会挺直腰杆”。桥的一生,是朴素的一生,也是英雄的一生。桥的姿势,是平凡的姿势,也是唯美的姿势。或许,平凡至极,注定已不再平凡,朴素至极,注定造就一份难得的存在。
桥在南方居多,“小桥流水人家”是很多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桥的上面承载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桥的下面俯视着或平静或湍急的水流。它不知道上面的人从哪里来,也不清楚下面的水要流到哪里去。它只是安安静静的用唯美的拱起姿势连接着路与路,也用博大的俯下姿势亲吻着水与水。也许这正是它的智慧所在,俯下身子汲取着水的智慧,拱起身躯造就着平凡中的伟大。或许,它是感恩流经的水的,正式因为这水,才有了桥的存在,于是它用终生躬身的姿势表达着对水的感恩。或许,它是深爱着桥上的人的,正是那来来往往的人群,才让它平凡的生命有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它用壮美的拱起姿势来表达对桥上人的深情。
桥,将两条难以逾越的路用一种很朴素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每次人们走上桥,都有着对前方道路的未知与好奇。而每次走下桥,都有着对后方道路的留恋与祝福。每座桥的修建,都是建立在困难与无奈之上的。越是因为道路困难过沮丧过,越是懂得珍惜桥的存在。从安静诗意的江南小桥,到气势恢宏的长江大桥,再到包含着中国人心酸的卢沟桥,人们用唯美的构造、科学的分析、千年的美学表达着对桥的感恩与赞美。
同样,大自然也在用它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桥的钟爱。在桥的石板缝里葳蕤生长的藤萝与在桥与泥土相接的地方悄然冒出的花草无疑是大自然赋予桥最衷心的赏赐。
桥,可以用它弧度的变化巧妙连接夏与冬、黑与白、天使与魔鬼。千百年来,这个安静味美如水的存在,博大无私如大地的存在,用它最包容的心怀与岁月紧密相依,用它最安然的豪迈祝福着生命与生命间的安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