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什么人?
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用资产、用物质财富的多少去衡量。
然而《小偷家族》告诉我们,还有一种富有,不因为他们是底层就不能拥有,这种富有叫做精神财富。
因为人性的良善之美,即便是底层人也能反转成现实世界中精神富有者。
~ 1 ~
这个世界,人最不能失去的是什么?
恋爱的人,最怕失去爱人,因为他可能倾尽所有的情感,以为可以永远拥有;幼小的孩子,最怕失去的是父母的疼爱,因为他们无法选择,只能期待上天给予他们最好的;投资者,最怕投资失利,因为他们怕血本不归,哭诉无门... ...
然而,人生中什么又是能长期拥有的?答案是没有。一切都靠苦心经营。没有付出,没有什么是一直本该属于你的。
不过,就算你一无所有,有一种东西,你总是富有的,那就是爱和温情。
善于写温情小说的作者,大抵是没那么受欢迎,不够火爆的。因为温情这种东西,当你习惯了冷漠之后,会觉得它一钱不值,它来的不够刺激、不够震撼。像迟子建、像铁凝的作品,并不为人熟知;而像张爱玲、余华、苏童笔下对人性的鞭挞,却反而更有共鸣。
但是枝裕和就是这样的能者,他能把看似廉价的温情,拍出一种高级的既视感,让即使颓废窘困的边缘人,因为拥有温情而变得让人羡慕和仰视。进而,让观者的内心得到净化。
也许你说,我没钱,我不能做慈善;我不懂医术,我不能治病救人;我没有文化,我不能传授知识,但是有一种东西,人生来就有,而且源源不断,那就是爱和温情,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向善,你可以把它给任何你觉得值得的人。
是的,爱的能力,当你有爱的能力的时候,即使你一无所有,你依然可以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而那些坐拥千万的物质富翁们,如果他们失去了爱人的能力,也形同一个精神乞丐。
~ 2 ~
现代社会,生活为何凄苦
在物质文明如此发达的今日的日本,为什么很多人的生活还十分的凄苦,这是是枝裕和要与我们探讨的话题。这也是还落后于日本经济几十年的中国人也值得去反思的问题,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意义和共通性就在于此。
在日本这样的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里,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的冷漠有时候超出我们的想象。据说很多的兄弟姐妹,分开10年不曾见面。甚至父母和子女之间,子女一旦长大成人,也很少来往。在日本,小家庭的意识越来越强,女性宁可做全职主妇,自己在家带孩子,也不会选择和老人家同住。很多老人,一生养育子女,但是只能一个人老死家中、孤独终老。
而那些未婚生子的年轻人,甚至会选择抛弃孩子,或者更多的年轻人已经选择不生孩子。
父母对孩子,一味的逼迫,读书、硬指标;子女之间的攀比、资源的争抢,一切都为了利益、功利之心,让温情被淹没,人间如炼狱。
物质的进步,却带来精神文明的倒退。枝裕和选取这样的角度,讲述这样一个童话一般的故事。他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家族,逼仄的空间中里住了5个人,紧接着又迎来新成员。在这个家族中有奶奶,有爸爸妈妈、有年长的姐姐,有年幼的弟弟妹妹,有一对彼此疼惜的夫妻。
老奶奶年轻时,被小三破坏家庭、被丈夫抛弃,无儿无女,过着领养老金生活的悲苦日子,但是她有了愿意跟她一个屋檐下居住的孩子们,即使在临死前,她依然安详,感激上天安排他们的到来。是枝裕和在告诉我们,老人其实不一定需要丰厚的物质、人始终是个群居动物,她要的只是亲人的陪伴,而因为温情,她终于没有孤独终老。
中年夫妻,在有老人、有孩子要照顾的家庭中,能彼此依傍,感情很好。在这样甚至连夫妻生活的空间都没有的环境下,他们的心依然紧紧的依偎在一起,靠的是什么?彼此间的悲悯和理解,因为同样经历苦难,因为深知自己的不完美,而能将对方的缺点全盘接受。
母亲对孩子的爱,不是能生孩子的人就有资格做母亲的,只有用心去呵护幼小生命的人才配做母亲。所以,在遇到被亲生父母扔在垃圾堆中捡拾垃圾果脯的小孩,她不忍心留她在那样的环境中。即使可能被警察抓去按照诱拐幼童判刑,即使被工友威胁,不辞职就告发她,她仍然选择庇护孩子。她告诉小女孩,和小女孩一样,她的胳膊上也有熨斗烫伤的疤痕,但这不是她们的错,是大人犯下的错误。而什么是爱,爱就是紧紧的互相拥抱着,为彼此擦去脸上的泪水。
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个渴望着听到被叫一声“爸爸”的男人,却是个只能教孩子如何流畅偷东西的男人,但是他却能跟孩子那么默契的一起完成这些组合拳,需要的不单单是技巧更是心灵相通。他没有读过书,没有学过汉字,但是却能及时的发现儿子渐渐长大后面临生理期反应的困惑,并及时的告诉他,这些都是男孩正常的反应,让他释放心理的负担。这才是真正的父爱,它胜过赚多少钱的父亲给予的爱来得更亲切、更真实。
兄妹的爱,当哥哥看到妹妹笨拙的学自己去偷东西,随时被发现的时候,他奋不顾身的暴露自己,保护妹妹,让她没有被发现,呵护她的童年。而妹妹被亲生父母那样虐待之后,还保留着善良的初心,对刚刚认识的哥哥的彻夜不归,坐在门口久久不肯回去睡觉,漫长的等待...
少年之爱,当被自己的父母忽略已久,在久违的新家族中找到温情的女孩,和那个似母亲又似朋友的人聊起自己有了喜欢的人的时候,神情如此自若,完全不用有对于学业的压力、也不需要有对于个人生活的掩饰,因为彼此的爱发自内心,又保有空间,她能毫无压力的敞开心扉。那是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半成年的孩子想要的家庭氛围。
~ 3 ~
温情从何来
当看到男孩在被送进福利院之后,还回来找自己的假爸爸,跟他一起在院子里堆雪人的时候,相信大家的心都被融化了。
而那句没有面对面叫出口的“爸爸”,是父子温情的最真、最深的凝望。
什么是父亲?什么是母亲?什么是亲情?不是因为有血缘关系,就一定有亲情。陌生人之间,彼此温暖,比亲生的父母子女的冷漠来的更触手可及、更直抵人心。
不需要太多的渲染、太弘大的场面,那些生活的小细节,就已打动人心。不要束缚、不要绑架、不要道德约束,只要善良的,彼此尊重个体的存在,并付出真心,这个世界,何处不温情。这就是是枝裕和,以人文关怀的角度,将电影的小场景,赋予了大意义。
我们喜欢丧、喜欢说,人间不值得,其实那是一种内心挣扎的表象,那是人性顽固的倔强,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呼吁温情,但又害怕付出温情,怕没有回应,怕遇到功利心、怕受到伤害,所以大家都像个刺猬一样,包裹起自己。物质发达了,人的头脑也变灵活了,而心却收起了。
这个世界,需要呼唤爱,释放真正的感情,给我们一个口子,可以不计回报。
也许去做一个乞丐还好,因为已经不怕失去什么,那付出也无怨无悔...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