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是一本被动销量巨大的书。
一个人做成事的三个阶段,让人认可你,喜欢你,离不开你——王志纲
一、问题
面对要完成的问题型任务,就得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和时间去处理。
在有期限的任务中,不管你是否开始,时间都会在自顾自的流逝。
认识并解决一个问题,正常需要以下流程:
1.按时开始处理问题。
2.确合理的估算问题,所需要的时间。
3.在执行过程中不要出错。
其实,在学习中、职业生涯中、生活中。问题都会回到一个原点上,就是解决问题。
比如,在工作中解决工作流程中的业务问题,就是为公司解决问题。在生产中做产品,就是为了解决用户的产品需求。在学生生涯学习中,就是为了解决获取知识的问题和升学的问题。
在曲凯《怎样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专栏中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四步骤:
1.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
2.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
3.第三步,提出解决问题。
4.第四步,总结问题。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和产生问题中循环往复。
二、认识你自己
在老子的道德经第33章中讲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举例子。知人者智是面对当领导者和管理人来说的。能够当领导人就相当手艺匠人或一个木匠。
在一个匠人的工具箱里就有锯子、推刨、电钻、雕刻刀、尺子等等,那他下属中某一个人才,相当于电锯。他可以用这个人横扫前面的障碍,但是,领导没有把它当做电锯,而是把它当做斧头用。那这个作为电锯的人才用不对地方。
他做不好领导的同时,也做不好管理手下的人。
比如有的人相当于电钻,在电钻的地方用雕刻刀,最终工作做不好,人也用不好。所以知道和掌握手下的人是什么样的特性?如何善用他们的特长,这是一个领导的基本能力。
知人很难,认识自己更加难。
王志纲在《战略》中把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用之才,一种叫做备用之才。
一个人真的被称为人才,主要是经历了三个阶段。让人认可你,让人喜欢你,最后让人离不开你。一个人才,他的能力要放在用得着他的地方,用不对地方。那就发挥不出它的价值。比如马就要用来奔跑,伯乐就是用来识人才用的。所以一个人才特性,要对他扬长避短,而不是使用他的短处。
认识自己。还有另外一面,就是要保持空杯的心态。为什么要保持空杯心态。比如一杯水里面装满了水,即使倒再多的水也是装不下的。所以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高光的时刻。要保持清清醒,在低谷困难时,要不忘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三、解决问题。
每一个人的人生阶段。都要面对不同的问题和任务。比如婴儿阶段就是成长,学生阶段就是求学,工作阶段就是进步,年老阶段就是管理健康。
如何面对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曲凯给出办法方法论。其实人到最终的时候还是要寻找自己,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就是要发现到自己的热爱。
当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别人不给自己去做,阻拦自己去做,都要别人拼命的程度,这就是热爱。
读书学习的本质是提高自己的认知,做到知行合一。把知识学到身上,把进步学到自己身上,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思考与行动
1.你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又如何解决的?
2.工作生活学习中如何做到让人认可你,喜欢你,离不开你?
3.如何找到你的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