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马多|随笔:廖家荞面狂想曲

马多|随笔:廖家荞面狂想曲

作者: 马多_ | 来源:发表于2017-07-26 18:07 被阅读0次

    今天一个人去吃廖家荞面条。上次去是在年前的两三天,是和马丁一块去的。这家很有些年代感的老字号店面,如果不是这两次光顾,几乎已经从我的记忆里退场了。

    记忆重新搭桥,想起这家老店三四十年前的样子,位置仍是现在的位置。那时候的魁星楼一带 ,都是很破旧的老木屋,如果想一窥旧绥阳县城的原味,魁星楼那条街,陈旧的木板瓦房,最具画龙点睛的浓缩意味。

    记忆和梦境有些相似,脑子里呈现的画面就像退色的老照片,模糊的暗影,还是黑白的,和绝对的真实肯定不是一等一的关系,只能说是记忆里的“真实”。

    廖家荞面门前的小路,坑坑洼洼,每到下雨时节,路面一片的泥泞。打上面走过,裤管肯定会留下些溅起的泥浆,一点一滴密布在裤脚上。但年少轻狂的人,哪管那么多污迹斑斑的事哦,撒野般地刷卡老妈的爱心,弄脏了回家反正有老妈洗。

    记忆里,小时候光顾廖家荞面条,其实次数很少,也就两三次吧。理由嘛,我想荞面条一直在人们心目中被视为粗粮,而粗粮在那个时代是不受垂顾的。家长给的一点零花钱,首先瞄住的上等品是又香又油的那一类吃食,像卤鸭翅膀,羊肉粉,抄手,油炸粑那一类的“宠物”。而荞面条从来未曾进入自己的法眼。两三次吃荞面条的记录,好像都是机缘巧合,或者是刚好路过廖家荞面条的门口,又或者是跟着哪位同学一块凑凑热闹,是被偶然因素牵着鼻子进去的。

    荞面条的卖相并不好看。黑黢黢的少有光泽。煮荞面条的那一锅水沾沾稠稠的,早先还以为是用米汤煮的,其实不然,用的就是普通的清水,煮得多了就变得浓稠了。虽然入眼并不好看,但和荞香味结合在一起,入口的感觉独一无二,爽滑厚重。

    印象中,那时候光顾廖家荞面条的客人,衣着看上去几乎都是乡下人,有的头上还扎着白帕子。荞面条耐饿,几毛钱就可以吃上一碗,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性价比特别的高了,划算。荞面条的配料很有乡土特色,一尝便知是属于川黔一派的重口味,其中的一部分可能还属于绥阳一带的独门配料。像其中的豆花和煳海椒。豆花的清淡可以冲抵豆瓣酱和辣椒的浓烈,而酸菜则起到刺激味蕾的作用,在这些环侍着的配料中间,根根润滑有质感的荞面条脱颖而出,带着她特有的清香和一股劲道儿直冲嘴巴而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感叹,不知道是外在境遇变化引起的多一点,还是内心喜好不再一样引起的多一点,可能见仁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吧。

    时光回到现在,年前老友马丁约我到廖家荞面馆吃早餐,因为这些年常年在外,而这条街早已没有了当年老木屋的痕迹,都变成千篇一律的混泥土结构了。我居然费了点小周折才找到那家店面。站在门口,一眼就看到老友帅气地挺立在人堆中,一副“鹤立鸡群”的样子。他正在等候属于他的那份荞面条。随后我自己也加入等候的人群,过了不少时间我们才候到一个座位,和别的客人一起围坐在“北京炉”边,挤在一张长条凳上。店里几乎是人挤人的状态。老友马丁是老板阶层的人了,仍然愿意巴巴地等着吃一碗荞面条,说明寥家荞面与三四十年前的情形已经大异其趣了,不光是乡下人乐于光顾其间,就是城里人,老板阶层的人也愿意等着消费了。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告诉马丁生意做到这个份上很不错的了,不需要什么广告,人就纷纷自动上门。马丁点头认可。

    是啊,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荞面条,在经济困乏的年代可以吸引人,因为替人节省铜板;在口袋相对充裕的当今也可以吸引人,因为改善人的胃口,合于健康饮食的讲究。当然主人家的厨艺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我在想,如果每一个商业中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琢磨出类似荞面条这种“不倒翁”的性情,那就是商场上的常胜将军了。

    2016.2.24晚

    2017.7.26下午微调

相关文章

  • 马多|随笔:廖家荞面狂想曲

    今天一个人去吃廖家荞面条。上次去是在年前的两三天,是和马丁一块去的。这家很有些年代感的老字号店面,如果不是这两...

  • 买荞面

    入超市,我别出心裁,决定买一袋荞面,尝尝久违的味道。 面送于丈母家,因自己玩不了,丈母生长农村,应该会做荞面饭吧...

  • 轧荞面

    轧荞面 李直 一进腊月,沙土地上的农家就真正的闲了下来,各家各户开始一心一意地为过大年做准备。 轧荞面排在诸事项的...

  • 荞面,锅盔

    小店经营的是成都地区小吃,荞面、肥肠粉、水饺、锅盔。位置在四道街西口,靠上同仁路,往东是长顺街,往北是西大街。街...

  • 忆荞面

    由于入场式的表演彩排站了一下午,回来就瘫了。在稍躺的间隙里思考晚饭做啥呢?唉……先洗早晨做早点的锅吧。洗锅时,看...

  • 更觉良工用心苦

    ———旅心随笔(48) 早晨吃一碗荞面饸烙,一边就着读《传习录》,刚好读到学生问“文中子续经”这一...

  • 一百家子白荞面

    原创首发 作者:宋承志 你不是来自遥远的江南 也不是源于黑龙江畔 你是一个百户人家的闺秀 就出生在伊逊河两...

  • 荞面饸饹

    如果你参加过陕北农村红白喜事,一定会记忆深刻,这里的人在喜宴之前吃得都是荞面饸饹。饸饹(he le)在延安话里叫(...

  • 荞面饸饹

    一碗荞面饸饹五元钱 成本不过2元 只卖早上和中午 保守的说 卖50碗纯利润就是150元 那么一百碗甚至更多呢? 因...

  • 荞面饸饹

    闺蜜前几天在村里压荞面饸饹,之后在5姐妹群里晒图,看到她调一碗久违的饸饹,配上豆芽,菠菜,芹菜,再泼上一勺红红火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多|随笔:廖家荞面狂想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uo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