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散文
颜回偷食,知人不易

颜回偷食,知人不易

作者: 57d46f0081b3 | 来源:发表于2021-12-03 02:46 被阅读0次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

有时候,一个人、一件事,得从不同的角度看,才能知道对方的本性、事情的全貌。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眼睛常常会欺骗人,容易形成误判。

所以不要轻易对一个人下结论,要多观察、多思考,全方位考量。这对于单位领导和HR尤为重要,因为这有可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有一个故事,是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而愧疚,感慨地说:“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不一定为实;都说遵从自己的内心,但内心往往也会欺骗自己。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

所以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你所了解的,也不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

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

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相关文章

  • 颜回偷食,知人不易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 有时候,一个人、一件事,得从不同的角度看,才能知道对方的本性、事情的全貌。 有时候,我...

  • 孔子高徒颜回为何要偷食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

  • 揭露币圈大骗局,让你觉得自己能赚钱,庄家才能收割

    颜回偷食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 颜回不知道从...

  • 颜回偷食与三省吾身

    先看一个故事,来自于《孔子家语》。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

  • 孔圣人犯的错误,我可以理解

    今天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颜回偷食: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

  • 知人不易

    知人不易 孔子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之际,穷困不堪,连野菜汤也喝不上,七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只好在大白天里睡大觉。 他...

  • 你所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

    古文《知人不易》里有段故事——:“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

  • 颜回攫食

    孔丘厄困蔡陈间 索米攫食误子渊 眼见耳听皆...

  • 2019-01-26

    又见腊梅天,暗香依然浮动,我心中却满是悲哀。不患人不知己患己不知人! 知己不易知人亦不易 都不易欲强求太难受了! ...

  • 偷食

    按耐的总有一天会按耐不住, 渴望的却迟迟不来, 于是提早偷食了果实。 饥饿时的一口食物总是没有太多的味道, 像个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颜回偷食,知人不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cp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