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遇害,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每次都会有人为凶手叫好,是一件让人心里添堵的事情。如果一个现象总是反复发生,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原因。王法官是一个个体,但其职业又代表了一个群体。不止是法官,还有医生、律师、官员、富人,这些群体所引起的“仇恨”,和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
网上有一个很奇怪的逻辑,是否要同情王法官,要看王法官案子判的对不对。判的对,那就同情;否则,遇害就是咎由自取。这个逻辑的正确与否暂且不说,为何法官遇害就会产生法官判决不公的怀疑,更值得仔细琢磨。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法官这个群体中,做出不公判决的人的确存在。虽然从数量和比例上看,数字是逐步减少的,但仍不能说完全消除。一个不公的判决,不仅使败诉方产生对法官公正性的负面评价,胜诉方同样不会认为法官是公正的。这种负面评价又通过诉讼双方的控诉(败诉)或吹嘘(胜诉)影响到其身边的一众人。久而久之,法官都是不公正的就成为了对法官群体的印象。所以,王法官遇害,难道不是和每一个法官的每一次判决有关吗!
王法官遇害,和律师有关系吗?某些律师的行为,还真的引发了公众与法官的对立情绪。吹嘘自己有关系,能左右判决结果的,这是一类。还有的律师,专业能力不过关,对案情分析不透,对结果预测不准,却敢和当事人拍胸脯保证。等到拿到判决的时候,没法否定自己之前的保证,又不能说自己工作不严谨、不细致,只好以“法官不公正”的理由搪塞当事人。律师的这种行为,不仅忽悠了当事人,还让法官莫名其妙背了黑锅。律师直接动手加害法官,这种事例寥寥可数。但如果每一个律师都能有责任、有担当,少点甩锅行为,是不是法官就不会引起那么多莫须有的“仇恨”了。
以暴制暴,是人原始的本能。文明社会,虽然每个人脑海中已经有了不能使用暴力的意识,但看到类似的场景总会激发内心深处的乐趣和快感。既然有人愿意看,就会有人为了流量创造出“暴力维权成功”的事例。看看短视频平台上,停车被堵从来就没有通过协商解决的,有用车直接撞开的;有拿豪车堵住出口谁也别走的;更有甚者叫来吊车把对方车辆吊到半空逼对方求饶。凡此种种,无不变相宣传、美化暴力,增添了社会戾气。每次法官遇害,为凶手叫好的人,无论其理由看似多么充分,都是一种原始人的思维,而非文明人类。如果任由这种风气蔓延,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种职业都是有罪且不值得同情的。
事情需要分出对错,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也可以存在差异,但对生命的尊重应是前提和基础。如果只是不负责任的发泄情绪,谁敢说下一个极端事件不是我们造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