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过去是现在的曾经
过去是现在的曾经(1)

过去是现在的曾经(1)

作者: 河鱼鲜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23:20 被阅读6次

    这篇的主题——“缘起”

    过去是现在的曾经,是对历史的粗浅理解。想到写一点关于历史的东西,起一个雅致,或者诗意一样的名字,就想到了这句。

    每天写一点,读历史书的所得,是我不知道日更写什么的时候,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念头。我不是历史系的学生,也不是老师。却为什么要写关于历史的内容呢?如果单单是因为喜爱,可能只算是一个表面的理由。可以说历史故事,陪伴了我走过青春的年华。有的人的年华是与人、与爱情相随,有的人的年华是与书籍、评书、故事相伴的。显然,我属于后者。

    不能说历史给我带来了多少好处,如果只谈好处,没了好处,我还会不会看历史呢?我想会的,人愿意接触熟悉的东西,感觉亲切,也好理解。从小听着相声评书、看着电视剧《三国演义》、读着《四大名著》长大的孩子,对于传统的文化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当然要把说教剔除在外,我喜欢听故事,仅此而已,会自己去悟里面的道理,不用告诉我该怎么做,应该的事情太多了,而我们又能做多少呢?

    结果是很难期许的,只有努力的过程,是我能够把握的。我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从阅读的广度(书籍的种类和数量),到深度(思想、观点的总结)都没有达到一个高水平。怎么才算高呢?可能是写出文章和观点吧,可以旁征博引的那种。显然达不到,其实这世上能够达到的也是少数,我有些痴了。孔子言“述而不作”,还是听听孔圣人的话,说说书中的感悟,还是能够做到的。多读,多写,多思考,仅此而已。

    目前的状况和问题,比较明显,以前零零散散地看历史方面的书籍,所以历史知识不系统,不完善。看的书,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情况。脑子中的观点,道听途说的有,或者专家讲述的也有,自己感悟出来的不多。因此,观点经不住推敲,做不到有理可据,自己没有把握,到底我理解的观点,是不是“当前科学理解”。(所谓“当前科学理解”,就是史学界公认的史实和观点,科学地、有批判性的观点。)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同时也把自己多元思维模型中,关于历史、哲学、文学,这一部分填补的扎实一些呢?也就是历史知识更系统、完善一些,要达到当前历史学,对这件事的基本理解。

            “从头学一回历史。”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毫无历史知识的人,从头看历史课本,把初中、高中、大学、成人,再走一遍。很多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当然,脑袋里不是空空如也,记录的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书中告诉我们的,一个是脑袋里各种不知道出处的背景知识。

    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具体学习的问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途径,都在探索中学习。

    第一步,从课本入手。

          初中历史课本,高中历史课本,以及相关的参考书。去看基本史实,掌握历史框架,理解基本观点。

    第二步,高等教育教材。

          各大学历史系的教材,相关参考书目。这里面寻找更丰富的内容,有相对广阔和深度的观点了。要填补和修改,课本的内容,课本的内容是修改和删减过的,便于学生理解的,成人要理解的更全面。

    第三步,历史著作。

          从历史著作(书籍)中,我要得到的是观点,不同的观点,还有他们论证观点的依据。开始简单接触,历史资料,也就是史料原文。比如,二十四史这类的。古文对于每个现代人来说,都是一个挺高的门槛,应该先读原著最好,但是毕竟没有太丰厚的古文基础。所以,看现成的观点,有点投机取巧。从效率的角度,是可行的办法。一部著作,相当于几本、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的思想结合起来的综合论述。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书中观点的方法。

    第四步,二十四史原文,解读。

          有了基本的观点,就可以尝试解读原文了,并尝试去读论文。中英文的论文,都会囊括其中。世界史是我的薄弱的地方,也好奇他们历史脉络,夹杂着宗教、哲学、断代史等等很复杂的问题。到这一步,不知何年何月,也不能算是达到了科研的行列,只是最高层次,应该就是到这步。

    接下来,就是每天的具体内容了。也许观点的最早提出者,多数情况下不是我,表达观点是每个写作者的动力。不能轻言放弃主观,一味去追求客观。难道《史记》不主观吗?!项羽本纪、陈涉世家等等篇章,足见司马迁的个人喜好,却成千古文章、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是我最终的目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去是现在的曾经(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i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