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去学习,都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路,感谢海卖学院组织了今天下午这样一场年利润百万级卖家大会,让我又学习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思维。
比如上个月第三第四周必须要研究清楚的春节备货问题,在之前花了很多时间,问了很多人以后,发现对于备货量的解释都超级复杂,其实我自己还没有完全整理清楚。不过今天海卖学院这个活动的第一个分享嘉宾,年级非常小的95后迷谷老师,一个WOC值,就完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之前关于备货问题的收集:
今天从迷谷这里学习到的Key Point:
90天法则:FBA的库存满足30天销售,海上漂+空运满足第二个30天的销售,工厂的备货生产可以满足第三个30天的销售
WOC值,现有FBA库存/最近7天的销量,数字小于4,有缺货的风险。4-之间正常,大于8有滞销的风险。
顺手去百度了下WOC的其他相关解释:
• WOC=week of coverage= 当前的库存水平/过去4周平均每周的销售量,该指标主要看的是你的库存还能维持几周就会消耗掉。
亚马逊能够主动升仓的条件:
• 使用FBA的时间≥6 weeks ,如果达不到,至少也要使用4周以上;
• 过去6周的sold out rate(售罄率)= 每周的销售量/ 每周的库存量 ( 要求是每周≥8%,库存量可以询问seller的发货数量和到货时间,也可以查看卖家平台库存报告)
• WOC=week of coverage= 当前的库存水平/过去4周平均每周的销售量,该指标主要看的是你的库存还能维持几周就会消耗掉。
那么今天从95后的迷谷老师这里还学到了哪些呢?
在这位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在拼实力的95后身上,看到了一种在做亚马逊的同行中少见的绽放的光芒,当海卖学院创始人Skyla一开场就说整个2018年亚马逊主场,以及各种自媒体的标题风格都是以下场景的时候:
2018年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亚马逊,那么就是丧,两个字好丧,三个好好丧。得到了在场大部分卖家的符合,确实上图的这些问题,在过去的2018年都是真实存在过的,遇到三条以上的,在场就有不少卖家都遇到过。
不过Skyla欲扬先抑的开场手法,马上出场的第一位嘉宾,迷谷,他的出现,感觉为过去的2018年都带来了蓬勃生机。因为总结他的2018年的时候,他眼中的亚马逊一个字好,两个字好玩,三个字好好玩。
至少我自己被这个充满朝气,有意思的年轻人完全带动了。(虽然我也不老,但是对比迷谷,确实有种自己失去了年轻人该有的朝气的感觉了。)
那么迷谷整场分享有哪些内容,是我之前没有留意到的呢?
01
QA营销
比如提到的QA营销,以前我一直觉得,其实Listing不管什么部分,都是越丰满越好,反正产品长期做,就没事一直上QA,因为我自己的体验就是,只要一直去提问,总会有问题,亚马逊就推给亚马逊的买家来主动回答了,所以反正最开始就收集了一堆QA,每周固定提一些问题,也没有按时回答,能够买家自动回答的是时候,就自动回答了。过了一周还没有人自动回答的,我再去以卖家身份进行回答。
而在QA板块,迷谷的分享的玩转QA营销。
有哪些点,是可以参考的呢?
第一点,数量上,并不是盲目追求越多越好,而是观察类目同行的数量,比如同行连BS都只有那么4-5个QA,那么自己顶多做10个就差不多了,多了也是浪费了。 同行有20-30个,自己就定个45个左右。
第二点,内容上,可以制造噱头,直击痛点,进行二次销量,解决差评的疑问,进行批量埋词。关于二次营销,其中有个思路,就是比如之前按都是红色卖的不错,最近新上了黑色的变体,可以这么说:我最近有看到你们店铺新上了黑色,和我之前购买的红色有哪些区别呢?
QA板块给到的建议:前四条质量一定要高,回答要专业,Vote 要有阶梯性,增长要有飞轮理论,曲线增长。(如果用手机查看亚马逊的Listing,就会发现,QA显示在评论前面,而且还显示了一整版)
02
关于亚马逊回款
这部分恰好也是2019年,建立的财务板块研究小组,我想一起弄明白的问题,先Mark一下,等我完全算明白了,在一起整理讨论这个部分。
感谢迷谷的分享。
其实同样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案有很多种,今天最大的收获,我想也是从迷谷老师这里,将很多的问题,都能获得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
03
开Case 解决问题
迷谷老师用9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开过的126个Case,中文开完开英文。最终在Premie Day前夕解决了Listing被下架的问题,在开了这么多Case以后,链接被上架了。
我自己解决很多问题,也是最多开了十几个Case.感觉已经很多了。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连续开1126个问题。而且还可以对公司内部的运营同事,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榜样。如果再有问题没有解决,就可以说,有没有超越过126个Case呢?如果没有,那是不是可以更努力想想办法。
对比下今天分享的这些嘉宾,真感觉自己做的非常不细致,也没有用尽全力在做亚马逊了。
不过正式因为这样,2019年才真正的充满了希望,因为一个行业,或者说不管是什么行业,二八定律始终存在的,很多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因为坚持不下去,而目前又发现了自己还有非常多的地方没有做到位,那么是不是自己现在先想办法做到位了,至少对比自己的2018年,2019年肯定是能够做的更好一些的。
感谢今天非常具有朝气的迷谷的分享,让我再次充满了激情!
04
李薇-不做爆款-能不能做有优势的产品?
在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的摸索,今天分享的第二位嘉宾,宝妈李薇的分享,让我深感认同,如果一直都在追热点,追爆款,而没有沉淀和积累,那么就会一直在做同质化的产品,一直都有赶不完的跟卖,爆款可能也会成为库存。
李薇提到的几个问题,感觉是非常值得自己的认真思考的:
第一,如果我们不去做爆款,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们能不能做有优势的产品,或者资源很好的产品。(其中提到在1688上找不到的产品,因为1688上淘宝上都能找到的货源,被人跟卖是非常难免的。)
第二,根据自己的情况,是应该去选择自己擅长的类目,还是平台热销的产品?
如何选择工厂?了解工厂的目前情况和生产线的痛点应该是什么。
PS: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和工厂形成伙伴关系,一定要拥有建立长期深度合作的意愿,愿意付出一定支持的工厂,而支持是相互的,比如,在工厂需要资金的时候,工厂需要5万,给工厂打7万过去,多打2万款项。(这点听起来都特别赞)
这个板块,让我想起来海猫总裁班的一个同学,杜总,他就分享过,他们每年开公司年会的时候,会把供应商朋友都封为上宾,根据上年的供应量,在年会现场给予现金红包。要知道很多公司的年会,供应商都是要去买单,加现金或者抽奖奖品等相关赞助的。
(所以他的工厂供应商,在他亚马逊需要资金周转等相关困难的时候,都会愿意鼎力支持。)
长期合作,形成伙伴关系,真的非常重要。
05
郑协-怎样获取高质量Review,QA
80后夫妻档创业代表,其中提到的一点,如何找回Review,就是首先需要记录亚马逊的截图,以及买家账号的截图,到时候再开Case进行找回。
催评这块,第一感谢信做成一个信封,里面印成美金图案,或者做成抽奖券的形式,恭喜获得了多少美金的抽奖券。
还可以借助第三方平台,类似Giveaway的操作,比如Ebay拍卖,没有拍成功的,都私信去联系,引导到亚马逊免费送产品。
催评这块,这些细节全部都去做,真的还是能够为自己的服务加分的。
因为有感谢卡,有后台邮件,其实已经阻隔了差评,让买家在有问题的时候,有个直接的反馈渠道,不用留个差评,让全世界都知道了。
06
周兰- 风险控制-亚马逊心态的问题
周兰分享了当前的一些亚马逊的各种类型,其实挺有意思的。
1. 资源 :供应链,各种黑科技服务,有些玩Review合并,有些玩评价,刷单,VC,站外
2. 管理,可能Leader,并不是那么懂运营,人比较多,管理非常完善,范精品比较多
3. 团队,精干部队,团队可能只有3-5个人,配置一般是二三个核心,其余仓库打杂之类,综合运营能力比较强,打造精品
运营方式:选品-(没评一天60单),广告(ACos做到百分之几),秒杀(天天上秒杀
有个观点,非常认同,有的方法别人好用,自己却不好用了,因为每个人的位置,以及所掌握的资源是不同的。
比如有人说需要每天算的很惊喜,需要在一天之内,需要完成那么多的事情,而他有一个团队,你这边只有一个人,连打包发货,都需要自己去操作。再好的想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够实施的。
08
Max 的广告思维
在自动广告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搜索词是ASIN的,如果发现ASIN 花费高,但是没啥收益的时候,可以怎么样否定呢?
品牌词+关键词,在自动广告中,进行精准否定。
广告思路分享,对于没有曝光量的关键词,进行30%,提高投放竞价,非出单时间调低竞价。
09
陈文斌-和工厂做走动
最后一位嘉宾,让我非常认可的一个观点就是要多去工厂走动。在关系不到位的时候,可能工厂为了规避责任,都不会主动告知产品所存在的缺陷等问题。
如果能够有一群相互信任的朋友,那么就会愿意提前告诉你可能会有的坑。
该如何维护和自己合作密切相关的伙伴关系。其实是亚马逊长期发展的毕竟之路。
多次往返工厂,共同交流行业产品趋势,还能获得新品信息,工厂还能免费提供新品在亚马逊进行测试了。
因为做了一年多亚马逊的我,深感亚马逊作为一个销售平台,我们只是将工厂生产的产品,通过亚马逊这个平台,给到美国欧洲的消费者,那么假设你销售的再好,工厂没法给你供货了,工厂给你的质量很差,再好的运营业白搭了。
我想当在行业沉淀下去的根本,一定还是因为产品是真的非常的不错。而买家是真的喜欢,需要这个产品!
PS:今天一整个下午的交流分享,都让我感到这才是我内心真正希望听到了解到的行业真谛。我也非常认同海卖学院的创始人美女Skyla在活动开场提到的作为一家公司,在市场中靠什么而存活?
表面上看,好像是靠亚马逊,海卖学院靠培训。
而整个商业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是靠专业,靠产品品质,靠信用。
整个下午,所有嘉宾的分享串联起来以后,还是围绕着专业这一点。将整个亚马逊从售前准备到售后问题的处理,都变得非常专业,是不是2019年就会更值得期待呢?
希望2019年,能够通过努力,变得越来越专业!
(今天下午分享活动的合影)
Skyla提到培训,可以保持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敏锐度,当其他人遇到了问题以后,自己不会的,也可以借助这个问题,马上去学习找到解决方案。
作为一枚在成长中的小卖家的我,每天都坚持在微信群,以及公众号上分享我的观点,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分享,交换行业中不同的idea.所以如果看完以上我今天的小结思考,如果你有不一样的观点,或者你也在现场,Get到了不一样的点。(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所能够看到的问题观点肯定也不同)
非常感谢能够在文章末端留言,或者在微信上私信与我分享。(Sunny:85411567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