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R,赋能教练技术的工具之一。感觉更是自我修炼的工具。使用简单,却意义深远。
简要解释如下:
A(Attention)“关注”——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被人关注到的内容/事务才会被纳入进一步的意识处理范围。
M(Mindset)“心智”——因为关注的聚焦内容,大脑会展开与之相关的信息处理。在这个环节会产生更进一步的解读,可能产生的是想法,信念,情绪。
B(Behavior)“行为”——基于想法,信念,情绪,而产生人与世界的互动,行为。
R(Result)“结果”——基于行为所得到的后果或者说结果。
举个例子可能更容易去理解:
A,你注意到小朋友写作业的时候一直在喋喋不休的和我说话。
M,你可能会认为小朋友没有认真得对待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你会开始觉得生气。
B,你因为生气,就开始训斥小朋友。
R,小朋友因此开始哭泣或生气,然后更加不能集中精力写作业,你也开始更加心烦意乱。
当然,关注的起点也可能调整为以下:
A,你注意到小朋友一直在和你表达自己的想法,情绪,当天的经历。
M,你认为小朋友可能是因为一天没有看见你了,很想和你一起分享经历,但是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她做作业变慢或出错。
B,所以你告诉孩子,你对她说的很感兴趣,要不她抓紧时间写作业,然后大家一起专心聊聊,或者先聊会儿天,再专心写作业。
R,孩子可能接受建议,然后写好作业,再和你愉快分享自己的故事。
AMBR就是让我们可以训练自己换个角度去看问题,去获得可能更好的一个行为结果。
在使用AMBR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自己想要的是更加本质的一些目标,才有可能在面对不同的事件时,走向更好的方向。
比如,同样在观察到孩子没有好好写作业的事件时,我们如果设定的目标是,孩子需要遵守规则,那么不好好写作业会被界定为“不好的行为”,但如果我们追求的是让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把所观察到的现象界定为一个需要去分析的问题,并会启动思维分析在不好好写作业的背后有可能有什么原因:
也许是小家伙没理解作业,不会做?
也许是小家伙对作业的意义不认同?
也许是小家伙疲倦了,所以在换脑子?
也许是小家伙对于完成作业的专注力还没培养好?
………
不同的关注出发点,会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可能性。
放到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当有同事提出对于自己方案不同的意见时,如果我们的关注出发点在于“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的思维模式马上就会启动自己的思维防御,更深入的站进自己的套路里去解释,并可能因此导致误解加深。但如果我们的关注出发点在于“希望方案能够更适应环境需要”,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这是我们发现其他观点的可能机会,听一下也许有新的信息,进而有机会带来方案的更趋完善。
所以设立自己关注的出发点很重要,而这个需要我们去常常反思,我们自己最看重的究竟是什么?真的去理解自己想要的本质。理解自己,也就是去理解人性。
人性的基本需求在于:
获得欣赏和感激
获得包容与合作
获得有意义的未来
获得指导和帮助
所以在出发点的设立上,就需要常常站在自己乃至所涉及的他人角度去看,是否利己及人。在涉及互动的时候,多去想想,是不是可以满足人性的这些基本需要。
大脑的情绪反应往往速度惊人,超乎我们理智的控制,要练就这样的出发点正确,确实需要刻意训练,所以在《论语.学而》里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其实诚不欺我。
如此煞费心思去这么多,虽形式利他,但本质也是利己的。因为在每一次面对问题的场景下,如果都能够正确的去看待、去对待,对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意义深远。按照情绪行为的演进流程的理解:客观世界中的【原始数据】因为被人脑所意识,而产生了不同的解读,形成了【信息】,信息会让解读者产生差异化的个体【感受】,基于这样的感受,个体可能又会演进到不同的【假设】,从假设出发,个体会产生不一样的【结论】,重复的同类型结论会促进个体与此的【信念】形成,基于信念的存在,人们就会形成针对同类事件的同一反应【行为模式】
所以如果总是陷在负面的信息解读/感受/假设/结论反应之下,就有可能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或人生产生错误的信念,累重难返。
所以既然是件利己利人的事儿,投入精力去做好,好像也实在是件美事儿,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