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接地气
时下里,“接地气”是很广泛被引用的点评词。比如大名鼎鼎的新闻联播,借着接地气的表达——诸如“令人喷饭”、“满嘴跑火车”、“羡慕嫉妒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奇闻乐见的一档节目。比如国防部发言人接地气的问答,就成就高热度的关注。
如果说某些场合的发言能够赢得“接地气”的评价,在当下也会是很棒的评语,至少代表了发言者“与现实接轨”。
接地气,感觉就是联结了普罗大众的烟火日常,为形而上的内容找到了一个稳固联结到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好形式。当我们说一件事儿接地气的时候,大概率表达的是,被理解了的释怀,被懂得的开心。被懂得本身就是个珍贵的事儿,所以接地气,实在是一个很值得琢磨的话题。
当下的政府很是讲究办事要接地气,总结的关于接地气的一段文字很有些意思——“弯下腰,用心听,坚持做”。
接地气,本质上是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知,最接地气的行为背后,第一步是愿意去付出精力,以开放之心,去获得对于目标受众的理解,当下他们在关注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的痛点或感受是什么,他们最近有遇到什么新鲜事,他们怎么表达,他们诉说的方式,他们的语言或者行为特点。第二步则是基于这些理解的适当表达,用他们能听明白乃至于喜欢的形式或语言说给他们听,做给他们看。当这样用心的表达真正被他们听见或看见的时候——“接地气”的欢喜才油然而生。
所以说不论动机如何,接地气都需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于环境和环境之中的人的感知上。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没有曲高和寡之说。信息的表达可以有不止一种形式。曾听过很多有趣的课题分享,就是把一些枯燥的理论解读的有趣无比。甚至窃以为,可以把理论讲得门外汉都听得有趣,才算是真正融汇贯通的大家。因为只有基于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理论和当下的环境里找到类比迁移的逻辑,并理解受众的理解方式,按照受众的范式灵活转换。
很明显,我以上的感悟表述上不算接地气,有些时候接地气甚至可以简单粗暴的就一句话——“说人话”,真正的把听众视人为人,说话的目的不是表现自己的专业而是让大家可以充分互相沟通。
所以,不论我们所在的专业如何,每一次,去理解谁在听,用他关注或能理解的文字去表达,如果还可以说中他的感受,说出他的痛点,相信我,这会是个很好的开始。
怎么样可以接地气呢?
首先,保持开放,好奇之心,去走近,去倾听,去接纳,去发现。
然后, 在抛出我们所习以为常的词汇或概念时,多想想谁在听,怎么样可以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达,如何采用最符合对方所处场景的类比或比喻。更进一步的,去采取贴近他们真正需要的行为。
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政策机制如何做才接地气,绝对不可以拿来主义。要去真正的理解这个对于组织——理解它的行为,语言;理解它当下的需要;理解组织中的人的特征,民生的关注;理解组织中的成员在不同的时间窗内的重点,痛点;然后因地制宜的去适应——针对这样独特存在的组织和成员,整合促进组织健康长远发展与短期目标达成之间存在的可能性问题,找到最适宜的机制形态,无需过度陷入生搬硬套模型的陷阱。接地气地促组织发展,促个体成长。这不是件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统筹规划的容易事,是需要持开放,变化之心,付出时间精力,去走近,体验,观察的一件事儿。
最近所看的一本书有一段很应景,转帖附和一下。
要接地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