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阅读,看到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看完蒙曼教授对此诗的点评及杜甫写作这首诗的背景与心境,一时间心绪起伏,想起去年春天带父亲回奶奶娘家的情景。
去年春天我和先生回老家住了两个月,其间经常带父亲到处游玩。父亲祖藉寿县,而我从未踏足过父亲的老家。
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说她以前的故事,“丁家孤堆”是奶奶口中最常出现的地名。但不知为何,儿时的我总觉得这个地方是阴森恐怖的,好像与鬼魂有着某种关系。现在想来,可能与奶奶老是给我们说一些鬼故事有关吧。
“丁家孤堆”与鬼魂没有关系,它是奶奶娘家村庄的名字。
去年,我们开车带父亲去寿县玩。一路上父亲异常兴奋,到了县城里,先生开导航找路,父亲不让开,说整个寿县城大街小巷他都熟悉,闭着眼都不会走错。
我们想去看古城墙,父亲不听导航的,他非要指路,结果把我们带到一个巷子里出不去了。那天折腾了好久,转来转去,最后父亲不得不承认,他找不到原来的路了。我心想你要是能找到原来的路才怪呢,连我回我出生的老家都找不到路了,你还能找到你出生时的路吗?
那天我们带父亲去了他当年读师范的地方,当年的师范已经不复存在,去了他读书时经常登的八公山,还有一些他说我也不知所云的地方。总之就是带他走了一遍青春路,父亲一路不停的说啊说,各种感慨万千。当年父亲师范毕业就被分到邻县的一所学校,那以后就很少回寿县了。
毕竟,他离开已经很多很多年了。
下午我们精疲力尽但仍然兴致昂扬,父亲忽然说,我奶奶的娘家还有一门亲戚,是我奶奶妹妹的儿子,今年九十了,小时候他们经常在一起玩,前几年还活着呢,现在不知怎样了。
我一听,那还犹豫什么,找他去!
然后导航“丁家孤堆”,没想到真的能导航到这个地方。我心中一直以为的“阴曹地府”,原来百度导航也能到。🤣
我们找了一家超市买了些补品带上,然后一路导航到了地方,把车停在村头,找人家打听。
很容易就找到了父亲那个姨表哥的家,他们夫妻俩都在家,两个人都老态龙钟,老太太话都不怎么说的清楚了。
见面情形可想而知,父亲和他相互握着手,虽然没有流泪,但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在此刻真的太贴切了!
那天我们到时已经傍晚了,所以并没有久坐,不好劳烦老人家招待我们吃饭,当时老太太开冰箱拿肉非要我们留下吃晚饭,我们婉拒了。
给父亲和他姨表哥拍了几张照片,最后的留念。我们走时,老人家对父亲说,这可能是我俩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了。我说明年我们还来看你。
好像没有几个月吧,我听父亲说,他那位姨表哥去世了。
真的是最后一次见面!
见面时“正是江南好风景”,但是“落花时节又逢君”却再不能了。
可能因为自己也年岁渐长,我越来越能理解老年人的感怀。父亲常常叹息,岁月虽好,但已快至尽头!特别是与父亲同龄的人几乎都不在了,人越活越孤独说的就是如此吧。
父亲不是伤春悲秋的性格,发如此感叹是迟暮之年对人生的不舍与留恋吧。他说自己不怕死,我相信。我也相信他的感怀是发自肺腑的。
人生很长,长的年轻时好像望不到头!
人生又很短,短的老年时只在春秋之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77099/bd1005bcf81b247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