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别让我戒烟——用这样一段话作为一本书的标题,难免给人一种标题党、哗众取宠的感觉。因为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教你如何“戒”烟。一本“戒”烟的书却说“别让我戒烟”,这听上去像个玩笑;但我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停止吸烟这件事,必须是自发的,出于个人主观的需要,而不是被外界胁迫、受外力驱使、被外人监督。总之,越少外力干扰,越容易轻松放下,收获自由。
忍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当你主观意识到自己是在忍受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烟史的“老烟民”(可能很多抽了二三十年甚至更久的人会对“老”字嗤之以鼻,但这一天一两包的战斗力多少也算有点儿地位吧),作者深知香烟的趣味和不堪。须知对于烟民来说,有时吸烟也并不全是快乐的,有时一边抽着一边犯恶心的情况也很常见,需要一定的“忍耐力”才能完成整个吸烟的仪式。
但“戒”烟的话题更甚。戒是一种断绝,挥泪斩情丝,遁入空门,从此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与一种让人“舒适、放松、惬意”的“生活方式”彻底说不。尤其是当你已经习惯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候,这种断然就更需要极大的魄力。这就好像一个男的背着正房找了个小三,若干年正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某天突然跟他说这日子有我没她,要俩人彻底断绝关系。这么多年的爱恨情仇哪能说断就断呢?即便明面上不敢再有关系,背地里仍然会藕断丝连,甚至感情更胜以往。
不是有那么句话么?说爱情里最大的催化剂就是反对的双方父母。所以对于“戒”烟这件事,堵不如疏,只有主观真的意识到是自己想“戒”烟,找到内动力,才能取得好的结果。
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告诉你的是(或者真的很少有人了解),戒烟和其他我们以为的难题一样,看似难如登天,实际操作下来却发现太过简单,过程也非常轻松。这里面有一定的窍门——就好像小学背课文或是英语单词,你可以一遍一遍地下蛮力死记硬背,但总有“聪明”的学生,明明没怎么用功,却能轻松地完成任务。他们不是真的跟你长了不一样的大脑,或是有什么魔法,而是事先掌握了一套有效的记忆方法。
三年前的某一天,我无意中“开窍”,就此毫无压力地告别了每天一包到两包的日子,至今没有再次“犯错”。可以说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远离了它。这让我成为了朋友和家人眼中的“狠人”。当然我不是什么狠人,不仅做决定优柔寡断,即便下定决心的事情也很难有“长性”坚持,遇到个评优什么的,基本上就属于人群中各项指标中等偏下的一类。在抽烟和戒烟的问题上更是反复过多次,最长戒烟的记录长达一年,最短的记录是两三天。所以一开始的几个月,我并没有把这次戒烟当做一回事儿。但当我逐渐认识到这次较以往,在心理层面根本的变化时,我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已经完全告别了从前的生活习惯。
所以,如果我可以轻松做到这件事,相信很多烟龄或烟瘾少得多、轻微得多的人就更可以做到了。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这个“窍门”,那就是重新认识烟瘾,认识你是为什么又是如何养成和坚持了这个“习惯”,结合自己想要改变的“原动力”,再稍微加上点小技巧就对了。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你掌握这个“戒”的窍门。同时我也会尽可能用简短的、轻松好玩的语言来与你交流。希望它足够短,却足够好用。下面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