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
手机不断响起:“微信收款9.9元。”
我不得不把语音通知关闭,来安静的写这篇文章。
我还不知道都是哪些人向我支付了9.9元,可是我想,全都来吧,都来向我拍砖吧!
向世界发出…,不,向自己发出“战书”。
【剽悍牛人进化营创作模块】实战说服!【“少则得,多则惑。——老子”】
猫叔说,这句话值得反复诵读。
于是从第一次在行动营时看到这句话,到现在,它经常在我脑海里反复缭绕。
现在追随牛人营学习,有3个月了,也行动力爆棚地走完了三个模块。
可是“学的”越多,困惑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浅薄”。
于是最近常有“无力”感,创作模块也在痛苦郁闷中度过。
有时想,这或许就是成长吧。
毕竟不痛不成长,多痛多成长。
【行为指引说明书】
创作基础课里,猫叔说,去写。
核心五点现在返过头来看,不就是句句可以落地实操的五项吗?
一开始就给出了方法,然而我却跑偏太多,我注意力在看书学习方法论上,跟社群里的牛人大咖们学习上,却没有将自己的“成就事件”写出来。
尤其在“中国多子女家庭亲子关系”方面的“成就事件”。
这不就是要写我自己的故事么?
写自己的成就事件,分享心得体会方法论,用自己的故事去影响他人,帮主他人也做到这样的成就事件。
这个过程中答“读者”问。
或者读了这个细分领域内的好书,就去解读,分享“总结、心得、体会。”
——这完全就是我定位“中国多子女家庭,共同成长,亲子关系”后,具体的“成长指南”,或者说“品牌实操说明书”哇!
知道我“慢热,不知道我如此“慢热”!
其实每次一个阶段的学习下来在回顾温习还是猫叔的两堂大课让自己收获更多。
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是社群里的牛人老铁们让我学到的更多。
【见识】
向书学不如向人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把自己此生所学,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浓缩了他此生的所见所感所想的精华,向你传导过来最核心的内容。
或者她眼中的你,是你自己不曾了解的你,通过她的“灵魂发问”,你以这样的“上帝视角”审视自己,哦~!原来这样!
也会有重大的发现!
而跟你聊的这个人,他越是阅历丰富,越是犀利渊博,聊天之后你的收获就越大。
这一切取决于“见识”。
最近我常跟儿子说,你得多“见识”,见得多了,自然就会了解。
现在才“恍然大悟”猫叔说的:“你不是不能,你只是不知道。”
【孤勇】
有些路,你注定是要一个人走的。
有些话,你走了一定的阅历,看到了才会“恍然大悟”,否则看了就过了,也不会有任何“涟漪”。
这就是为什么“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你和他不同,同样的事,你俩会有截然相反的“认知”。
然而“认知”,会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做事风格,做事风格又决定你在你的“圈子”里的融洽程度,而这,又决定你的“高度”,你的“前途”。
【时间就是你的命】
第一个模块找到自己“定位”后“小富即安”,欣喜得自以为适应了牛人营的节奏,于是“贪心”的期待像《有效学习》里提及到的“多任务”并行,把自己想学的画画也学起来了,只是没有合理安排开“档期”,不知道画画这样费时间,每天8项打卡跟头咕噜地跟上,搞得自己很是疲累。
最近“密度”如此之大,也好也坏。
好的是,让我倍速阅历,扎实“压榨”了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倍速成长;
坏的是,让我疲惫,不能专注于打磨一项技能的精专,顾此失彼。
我也终于“探了自己的底儿”,终于明白“你的时间很贵”,接下来,砍!
痛痛快快分明地砍掉目前不去聚焦的项,专注一项技能前进,终于死心了。
尝试总是好的,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成了也有方法,不成也有方法。
村上春树有句关于活法的箴言:该上之时,瞄准最高的塔,上到塔尖;该下之时,找到最深的井,下到井底。
【开干!】
去干吧,像没有人欣赏,
去跳吧,像没有人看,
去唱吧,像没有人听,
去专注实现自己吧,这本来就是,自己一个人的路程。
让实践来检验自己,说服最重要的,说服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