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朋友说,如今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很大,学习途径也很多,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增长了很多知识,可是,自己除了刷新了认知以外,好像工作和生活都没有多大改变。每次定目标时兴致勃勃,可是一旦进入计划执行阶段不是虎头蛇尾就是无疾而终,真是感觉很挫败。
小H初入职场不久,觉得什么都不太精通,结构化思考力比较弱,表达力有待加强,理财智商几乎为零,个人形象也需要提升.....现在在线学习方便,支付功能强大,年初她一下子购入近10个课程,踌躇满志的制订了一系列提升计划,那神情仿佛目标触手可及。如今大半年已经过去,再次见面时我问她,学得怎样了?她耷拉着脑袋说,很多内容学了个开头就放在那儿了,不是说有多难,可总是提不起劲儿。
这样的情形对于我们来说都似曾相识,看见朋友健身有效果,自己就去办健身卡,花一大笔钱置办健身装备,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宣誓要月减5斤,后来呢?不出半个月等新鲜劲儿一过,那些誓言都被抛到脑后,那些投入都被闲置到一边儿......看来,坚持没那么容易哦。
02
为什么美好的愿望总不能实现,为什么看似完美的计划总是半途而废,为什么那怕简单的步骤都不能长时间的坚持?
仔细检视其原因也许人们在设置目标,订立计划之初就遗漏掉了什么。总体来说如果一个计划不能得以贯彻,那它就不能称其为是好计划,好计划的第一属性应该是可行性。与其相悖的特征通常有:
- 目标太高远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再大的目标都是由一个个小目标构成的,如今的社会高速运转,人们常常感叹: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在这个3年出现一波儿新趋势的社会,五年规划已经被生涯规划届的专家认为是长期规划,3年为中期规划,1年为短期规划,谁都没法精确地预测自己10年之后的样子,智慧的人都懂得——活在当下。
懂得一定规划技巧的人一般都以年为单位做计划,并且每天只坚持做3件事,不贪多求全,在众多事务中分清先后主次,一个一个的完成或同类整合完成,量力而行是关键。
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古典就提出过制定目标的52法则:
看看自己行业里面比自己高出5年的这些人在你这个阶段在做什么?从他们身上找战略。看看行业内比你好的人2年前怎么做,从他们身上找战术。
在职场中能赶超这些人说明你已经足够优秀了。目标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比自己的现状好一点,够一够就能实现。
- 远远超出能力范围
俗话用“没学爬,就学走”来形容心急贪多,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道听途说的那些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终究是小概率事件,并且说不定经过不少艺术加工和即兴演绎。就如,朋友圈中的微商天天数钱你信吗?
计划可行性差的原因还包括:制定计划时根本没考虑自己的时间精力状态,天真的以为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都是可以被利用的。实际上,我们的大脑并没有那么听从指挥,日程表上排得满满,一下班就想躺在沙发上不动弹,头脑中告诉自己一万遍要去健身,要学课程,但身体就是不听使唤。
事实是:职场中人下班后还要应酬交际,拓展人脉;家庭主妇们还要回家带娃,给孩子讲故事,哄孩子入睡......然后再安排读书、上课、写文、健身等其他提升计划。要不为什么很多人都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呢。如果一个计划在制定之初没考虑进这些因素,那么便注定失败。
- 总是在补短,而没发挥所长
传统的教育思维是缺哪儿,补哪儿,一个孩子数学差,就补数学,英语差就补英语,总是在补短板,而没有想过他的语文特别好,写作特别棒,就送她去上写作班,让他练就更杰出的文字表达力,让他的长板更长,让他基于自己的优势生活。
这种思维沿用到职场自然就成了过度关注自身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就去上演讲课,为人生硬就去学沟通,不会营销就参加营销培训......总是努力克服弱点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到后来弄得疲惫不堪,长进不大,甚至以后不想再碰,就像小H买了很多课程就是提不起兴趣坚持学下去。
优势思维让人们把焦点放在长项上,适当补短即可。制定一个能发挥长处的目标,不仅兴趣浓厚而且提升迅速,还能不断积累成就事件,让自信心越来越高。
我的朋友W是工业设计界的翘楚,获得过所在领域的设计最高荣誉,在业界享有盛誉,但实事求是地说他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话不多,为人处世不够灵活,不过人老实、挺有思想,很显然他的业界地位正是通过发挥所长而获得,如果他整天盯着弱势患得患失,是永远走不到现在的高度的。
03
计划制定后要长时间坚持还需要一些技巧的辅助:
- 设置激励机制,进入兴-能-价的良性循环
艰巨的任务都是由一个个小任务构成,每达成一个小目标就鼓励一下自己,奖励一个心仪已久的包包,一次惦记很久的旅行,一个一直想去体验的酒店......一来为了犒赏自己之前相当时期的辛勤付出,二来为实现下一个阶段的目标鼓气、加油,通过这样满满的仪式感,不断地进行心理建设,告诉自己是能成事的。兴趣激发能力的提升,能力提升后感受到更强烈的价值感,价值感再次刺激兴趣的高涨,如此进入良性循环。
- 跟能认同你,激励你的人为伍
减肥时千万别跟大吃大喝的人在一起,读书时千万别跟持读书无用论的人为伍,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
年轻时我喜欢读书,《沉思录》,康德、叔本华等哲学大亨的著作是我的枕边书。可是我的一些同事甚至是领导却质疑我,“下班后不去聚会、打麻将,生活有什么意思?”
若干年过去了,我的习惯还在坚持并且渐渐发挥效用,兑现价值,当我的斜杠收入超过工资收入时,他们还拿着死工资,存活在还没死亡的组织中。
互联网时代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榜样和志同道合的人,哪怕他们只是人群中的少数。一旦认定自己的行为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是正确的便应该设法坚持下去,解析他们的价值观,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慢慢向他们靠拢,总有一天会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
- 驯服杂乱无章的心
多年前我参加十日禅修,全程禁语,把注意力从外部收拢到内心,每时每刻都关照心的起伏变化,为了获得智慧,从第三天的时候开始修定力,哪怕腿再痛,脚再麻都要盘腿、闭眼坐够1小时,这对初学者是相当痛苦的体验,闭眼之后,心绪杂乱,越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越感觉到狂枉的心根本不听使唤,像野马一样四处奔撞......
呼吸,觉知、平等心.....在一次次坚持后,明显感觉心力增强了,能忍,能坚持,能越过艰难,而后渐渐接近目标。
从某天开始我做事不像以前那样半途而废,产后坚持跑步1年逐步瘦掉20斤,后来还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开始决定写作之后再忙都会坚持,1年之后我一共写了近19万字,从纯粹的写作爱好者到几家知名公众号写作团成员,从获得点赞到能通过写作获得每月几千的稿费。通过公众号营销,在业界渐渐有了知名度,职业咨询来访者开始络绎不绝......
随意立目标,仓促做计划,习惯性的聚焦弱项,心猿意马,人与亦云,缺乏自信,做几次就退回来,这都是计划执行途中的坑儿,你曾掉进过几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