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童年有两种说法,一个呢,是来自爷爷奶奶之口,说我出生几个月后一断奶就由他俩带了,因为那时候爷爷奶奶在县城住了。还一个呢,就是来自我爸妈的说法,意思是基本上由我妈带着,到五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才送上县城由爷爷奶奶带着。而我,对于还小的事情,也已经记不清楚了,只依稀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的一些事情了,所以现在对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也是一个迷了。
之前奶奶说,还小吃米糊的时候,都要爷爷轮着自行车,而我就坐在自行车后的小藤椅上,奶奶在后边一边跟着一边为我吃米糊。夏天天气热,我受不了就会哭,为了不影响邻居的休息,奶奶背着我去百货公司,那里宽敞,还有吊扇,挺凉快的,说我在那里很快就会睡着了。奶奶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也有一些形象,但感觉那时的年龄也大一点了。
记得在爷爷的房间门口的墙壁上,记录着我从小到大,大概是到初中前那段时间的身高数据。身高多少厘米,记录于哪一年哪个月哪一天。就到现在每次去看望爷爷,爷爷也总是感慨时间过得好快,想着以前都还在那扇墙的记录,现在都已经长大出来工作了。只是,现在爷爷的套房已经刷过雪白的墙壁了,但我每次去,看到那扇墙,就感觉看到爷爷一手拿着一个尺子放在一个小孩的头顶,另一个手拿着铅笔划线记录位置和日期,一切都感觉好像才刚刚发生没多久的事情。
我小时候比较顽皮,坐在椅子上安静不了一分钟,这个我也是比较有映象的。中午大家都要睡觉的时候,只有我眼睁睁的,翻来覆去睡不着。爷爷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条软软的树枝,甩过来生疼的很,之前闯祸被打有体验过,对这个枝条特别畏惧。爷爷就拿着枝条吓我,我心里害怕,就躺在床上背对着他,心想这回你该看不到我睡没睡了吧。未曾想到,爷爷看都不看,就拿着枝条从我身后伸过来,在我脑袋上方晃啊晃。一看到枝条吓得闭眼,过一会儿睁开,还在晃,又赶紧闭上。一来二去,得嘞,睡着了。所以后来我说我小时候能够睡着,基本上是被吓睡的。
爷爷是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于一些礼节和规矩都是很重视的。比如吃饭时要去叫大人吃饭了,大人未坐在餐桌上,自己不敢坐,大人未动筷子,那是绝对不敢动筷子的。奶奶也会教,筷子不敲碗,吃饭不吧唧嘴,吃完饭筷子要放在碗的旁边,夹菜那头朝上等等。记得有一次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奶奶煲了汤,碗筷摆好了而没有汤匙,那天刚好小姑也来了,小姑让我去拿,而我朝着厨房奶奶的方向大喊一句“汤匙”,意思是让奶奶拿。小姑瞪了我一眼,说我这么一喊,汤匙长了脚会自己跑过来吗,说我没规没矩。到了今天,我爱人也说得亏当初爷爷奶奶教的好,不然她赞美我都找不到什么说词呢。
爷爷家的阳台,打从记忆开始,就一直种了葡萄,夏天的时候,在防护栏间绕来绕去,基本上阳台那地儿就靠它遮阴了。而我每次看到葡萄有点儿红,或者红转黑的时候,就会去摘,那时候基本上还是酸的计较多,爷爷总是让我再等等再等等,等黑的时候再吃。而我性子急啊,变黑又不是一两天的事,吃了再说。等到葡萄黑的时候,基本上也就只剩一半了。
现在,爷爷的房子基本上还是保持着当年的摆设,除了中途的那次简单粉刷,就没有再动过了。所以每次去都能自然而然的想起以前童年的好多回忆,也能感觉到时光匆匆而过,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不要留有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