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特别发达,信息爆炸,很多时候自以为接触了更多的世界,但同时也丢失了专注。
之前看到一个标题说的《你所以为拥有的知识,有多少来来自V信百度》不得不说,这种标题确实很发人深省。
因为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况,现代信息的发达,所谓的干货,不得不看等标题党所用的套路层出不穷,从热点到热搜造就了无数个十万+的阅读。
在无数的十万+后面,更多的是失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互联网里分很多种类型的信息,假如基于见识,观点很多时候看过了就算过了,但确实在深处会影响着自己的三观,行为处事,这是属于一种吸引和验证的状态。
十万+传播是很异常的事,一般都会被大量的人传播,而且其中一部分是通过渲染情绪,消费焦虑来实现所谓的共鸣,但对于粉丝来说,看到的可能是一丝安慰,但却对成长完全没有用处,还会对以后的成长给予很多安慰自己的借口。这种借口是要命的,比如自己一事无成,不是怪自己而是怪这个时代,怪家庭等等。
而相对于知识,知识是来运用的,而不是看,就像看过了无数的游泳视频但从不游泳,依然不代表着自己就会游泳。知识是理念的总结,需要利用实操去运用才能深化,并真正具备这样的能力。
因为我们拥有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更多时候是通过实操。
比如你会PS,那完全可以解决相关图片处理问题
比如你会PPT,那完全可以解决演讲分享等问题
比如你会写文章,那完全可以解决文案的问题。
在面试的时候最多的时候面试官会问到的并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做过什么,做就相当于实操,才能真正代表掌握的可能性,而不是一个懂的人,但不会做的人。
所以你以为所拥有的知识并不是以你看过多少来计算,而是为做过多少来计算的。
曾经我保存着上千份的各类型的文章,我曾经都觉得非常有用,后来去整理了才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只是静静地保存着我认为是知识的一个位置,如此而已。
所以接下来会开始尝试分享一些我曾经的笔记,可能是两年前,可能是一年前,也可能是一个月前,但这些都可以重新实现价值,形成传播。
而知识类的文章就需要去实操,找到一个地方去做,去会理解其中的思路和想法。
在看完这文章后,相信你也在思考,恭喜你,至少这篇文章已经发挥了它的作用了。
保持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因为思考可以让一个人变成更加优秀。
欢迎持续关注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