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一开始,让我们来看这么一个实验:
哈佛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在一个长约一分钟的电影短片里,两队运动员,一队白色,一队黑色,两队不断跑动,并相互传接篮球。然后,他们在校内招募了一群志愿者来观看影片,同时要求志愿者统计片中身着白色运动服的球员传接球的次数。
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一个装扮成大猩猩的人走到了球员当中,还冲着摄影镜头捶打自己的胸膛,然后走出了篮球场。然而更有意思的是,赛后,当心理学家询问志愿者,除了球员他们在片中还看到了什么,约有一半人表示没有,尽管那只“大猩猩”在屏幕中停留了9秒之久!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那只大猩猩呢?如果这个例子还不明显,那么下面这几个,你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不会陌生:
当你全神贯注地盯着一本情节离奇的小说欣赏时,哪怕周围的人对你大叫,你也没感觉;
当你一个人在地铁里拿着手机兴致盎然地带着队友打《王者荣耀》时,是不是经常会有坐过站的情况?
当你在篮球场上和另一拨人激烈地拼抢,竭尽全力想要赢得这场比赛,等到下来之后才发现似乎哪儿有点不对劲——原来膝盖处破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
那么看到这里,我们不仅要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忽视了“周围人的大叫”,忘记了“到站的地铁”,以及“膝盖处的伤口”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为什么我们会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不努力,也不在于我们不聪明,而在于“我们对于注意力的控制是有极限的”。正如《思考,快与慢》中本章所言:“我们发现,如果人的大脑正处于冲刺阶段,那么就有可能对次要信息产生屏蔽”。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中,“数出身着白色运动服的球员传接球的次数”是大脑的冲刺目标,“看到大猩猩”就成为了次要目标,而这个屏蔽次要信息的可能性则是50%左右。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本叫《稀缺》的书,其中有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是“心智带宽”,用在这里挺合适。这群志愿者在全神贯注地数传球次数的时候,“心智带宽”就已经满负荷运转了;这个时候如果再要他们去发现黑猩猩,确实有些勉为其难——WHY?带宽超载了嘛!
所以,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视为不见?要知道,我们的注意力也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这就好像你每月的工资一样,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去存钱付首付,那么到国外旅游这件事就得放一放;想要多花点钱在穿衣打扮上,那么投资自己的资金就要减少一点。同样,当所有的事情都来争夺我们的注意力的时候,我们的大脑认为哪个事情重要,自然会多花点注意力;而次要的信息就被屏蔽掉了。
SO 盆友们,注意力有限,好好管理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