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黑即白:看问题两极分化,认为自己如果没有全面成功就意味着失败,或者因为身边人的一点小问题就否定ta的全部。
2.以偏概全:基于自己某一次或几次的负面经验,得出一个大范围的消极结论。例如在某次聚会上感到不适,就认定自己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3.心理过滤:在各种事件中都只关注那些负面的细节,无视那些好的地方。例如在发言中,明明整体完成得不错,却只记住了自己说错的细节,认为自己特别失败。
4.否定正面思考:拒绝正面体验,以各种理由暗示自己“那些不算”。例如得到别人赞美时,认为那不是真心的,只是对方表达友好的方式。
5.妄下结论:不经过实际情况验证,便迅速武断地得出负面结论。例如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不喜欢自己,或者没有任何征兆,就认为事情会向糟糕的方向发展。
6.放大和缩小:无限放大自己的缺点、却缩小自己的优点。
7.情绪化推理:把情绪当成了事实的依据。比如“我觉得ta不喜欢我,因此ta一定很讨厌我”。
8.“应该”思想:有一个固定的观念认为自己和他人应该怎么做。如果自己的行为低于预期做不到就会自我责备,如果他人的行为低于预期就会失望和沮丧。
9.罪责归己:毫无根据地认为某些负面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自己。比如认为伴侣心情不好一定是自己惹ta不开心了,然而ta可能只是因为工作而烦心。
10.乱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标签,不顾实际情况妄下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