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不远处有一个三岔路口,顶头处是水果店还有早餐店,丁字路口两侧一个卖菜的一个卖馒头还有饭店蛋糕店,这边平时人很多,买菜喝酒吃饭都来这一块。
之前这里可不是这样,没有修马路的时候,这里天天车来车往,车轱辘压的印儿一道一道的,天一下雨灌上水,路就更难走了。
学生们上下学从这里走都发怵,他们每每从此骑车经过,都会下车推着,然后排着队慢慢从边上没有被车轱辘殃及的窄道上经过。
开车的司机也不想从这里过,他们有的甚至绕老远的道特意错过此处;有的实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从这里经过。水积的多的时候,有些三蹦子会陷到里面不容易出来。
这个是人们最喜欢看到的,大伙搬着小板凳坐在各家门前吃饭闲唠。看着它在里面一前一后来回的摇摆,疯狂的嚎叫,冒着黑烟,试图冲出这片区域,可是轱辘始终没有脱离那个深沟,甚至越陷越深。司机冲着一旁大妈喊到:“婶儿,别看热闹了,快让我哥把你家三蹦子开过来,帮我把车拉出来!”
那边大妈回道:“嗨!我当谁呢!你等着啊,我这就叫你哥去。”
那是陈年的记忆,我也曾搬着小板凳看热闹,也觉得很有意思,跟着大家哈哈大笑。那条路没了,有时偶尔听老人们讲起,他们绘声绘色,貌似还很怀念。
这样的路真的很有意义嘛?只记得那时候大伙会簇拥在一块家长里短,那时候他们笑得很大声很无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