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心:
我现在正听着一个叫“写作业专用BGM”的歌单,给你写信。
歌单里都是钢琴曲,清清淡淡的,可以屏蔽外界的嘈杂,又不过分打扰写作的心境。
音乐是带有强制性的艺术形式。
只要音乐一响,人的情绪就被定调了。哪怕是滑稽的画面,配上悲伤的音乐后,可笑也会变成可悲。
反之亦然。
印象最深的,是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慕尼黑》中的一个片段。
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以色列的11名运动员,惨遭巴勒斯坦恐怖组织杀害。
惨剧发生后,以色列召集特工,开始了疯狂地报复。
影片的几位主人公正是复仇计划的成员,他们各自身怀绝技,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极为平凡的人,有的靠卖玩具为生,有的是古董鉴赏家,有的妻子即将生产……
在临行前的聚餐中,他们对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和自己难逃一死的命运,避而不谈,而是像普通朋友一样聊天,开怀大笑。
这时,斯皮尔伯格的处理,是将他们谈话的声音隐去,转而让旋律成为主角。
那段旋律,奏出了一种欲言又止的哀伤。
镜头逐次定格在每个成员的脸上,看他们闲谈或狂笑,让他们得以短暂的享有所有人的注目。
于是这场初次见面的聚会,俨然成了最后的告别会。
我特别喜欢看电影中的人物,在奔赴一场既定的宿命前,那种明知悲壮又若无其事的状态。
特别潇洒,特别爷们儿。
在《老炮儿》里,六爷骑着自行车,背上军刀,去往野湖与人决斗。
他穿过一条小路,看见一只鸵鸟在路上奔跑。他冲那鸵鸟喊道,“跑啊你,快跑,别让他们追上你!”
后来,六爷倒在了决斗的冰面上。
他还是被这个新时代的巨轮给追上了。
倒下,是誓死反抗的他为自己争取的最后一点尊严。
阿心,昨天你在信中引用了一句话,我特别喜欢。
“写作和人生都没有捷径,都不靠聪明,而是靠深情。”
这话越想就越觉得好。
“深情”的感染力,是不可限量的。
若不是对剧中人充满深情,那场喑哑无声的聚会和那段如梦似幻的追逐,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想起纪录片《三十二》中,韦绍兰老人说过的一句话:“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我觉得再好的写作者,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
韦绍兰老人命运坎坷,抗战期间被日本人抓了去,做了慰安妇,受尽屈辱,还怀了日本人的孩子。
后来侥幸逃出,回到村里。尽管丈夫和婆家并未苛责,可是苦难的记忆和他人的眼光,又何曾有一日饶过她。
她的儿子在三年级退学,到六十多岁还娶不上媳妇。
老人一年四季吃得最多的,就是白菜,原因无他,只因白菜便宜。
可是老人的生命力实在顽强,说她是乐观吧,我都觉得残忍,不如只说成是:倔强地活着。
她平日里爱自言自语,最常念一段顺口溜:
天上下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流眼泪自抹干。
我想,若不是对这糟糕的世界怀有一份既往不咎的深情,老人的活着或许只剩下惯性,不会有那狠狠地要留出一条命来看的骨气。
当然这份深情,还很可能支撑她熬过了地狱般的岁月。
阿心,那天看到一段话,很是喜欢:
我看见全宇宙四散的书页,
完全被收集在那光明的深处,
由爱装订成完整的书卷。
这是我看到的,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一段告白。
但愿这世界真的是如此吧。
这样,我才忍心让你走进它,和我一起留出这条命来看。
子戈
9月2日
阿心与戈叔的一年之约,为你而写的365封信。
都收录在公众号:不如写信
(谢谢你来看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