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石经

作者: OCEAN杨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0:10 被阅读0次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太学是古代国立的最高学府。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汉顺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汉灵帝时期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八年,刻成46块石碑。每块石碑高3米多,宽1米多,约有20万字。

《熹平石经》,成后立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是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正平直。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不绝。

《熹平石经》规模浩大,气势恢宏,是东汉时期尊崇儒学、经学发达等诸多社会历史原因产生的文化瑰宝。它对人们校对版本、规范文字提供了准确的范本,同时也对其后历朝历代以经典文献为内容的大规模石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熹平石经》后来因战乱毁坏,自宋代以来偶尔有石经残石出土,历代共发掘和收集了8800多字,共四十六石,残石主要分布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部分藏于洛阳博物馆及北京图书馆。

(好想去看看古人留下的真迹!)

相关文章

  • 熹平石经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太学是古代国立的最高学府。后来汉明帝刘庄还...

  • 石经

    迄今有文字可考的刻儒家经籍的石经有七种: 1.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在洛阳太学开刻,共46块,包括《易》 石经 ...

  • 吕军/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碑志欣赏

    辽宁省博物馆的中国古代碑志展系统地展示了馆藏的从东汉至明清历代碑志共计120件。其中东汉《袁敞碑》 、 《熹平石经...

  • 名噪一时的蔡邕惨淡收场

    一、蔡邕的成就有柯亭笛、焦尾琴、飞白书、述行赋、蔡中郎集、琴操、独断、东观汉记、熹平石经等。 蔡邕有一次经过柯亭,...

  • 碑刻:《熹平残碑》

    《熹平残碑》 全称《张山子熹平三年残碑》,是1980年新 发现的汉碑。此碑刻于汉灵帝熹平元年(174年),是为一官...

  • 三国•曹操传•激流勇进1

    熹平三年,举为郎,除洛阳北部尉,操乃制五色棒,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汉灵帝熹平三年,曹操被举荐为郎官,...

  • 《石经》

    《石经》 千块石经 沉淀着千年时光 站在古人镌刻的经文前 我看到了左手繁华的现实 右手冰冷的血史 仿佛历史在与我玩...

  • 无标《开成石经论语》1函2册古籍原本影印本线装书题文章

    欢迎添加微信客服购买 《开成石经论语》1函2册古籍原本影印本线装书。欢迎订购 1什么是《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

  • 三国志 | 成就黄巾的两部书 熹平石经与太平经

    开讲前,先对昨天的内容做一点补充。 曹操从济南相平调到东郡太守后,没有赴任,而是闭门读书打猎。可是曹操并非裸辞,而...

  • 石经里的秘密

    房山区的当地人总是把云居寺和石经山混在一起介绍,其实云居寺是云居寺,石经山是石经山,虽然二者近在咫尺,虽然历史上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熹平石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e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