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纬国学与传统文化
诗人杜枚唯一传世墨迹《张好好诗》品赏

诗人杜枚唯一传世墨迹《张好好诗》品赏

作者: 0b9d6921c540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08:47 被阅读11次

杜牧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今陕西西安人。和李商隐世称为“小李杜”,以别于李白和杜甫的“大李杜”,可见其成就之高,为世所称道。

23岁作出著名的赋体文章《阿房宫赋》,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也出自杜枚之手。

在杜牧33岁时,在洛阳任监察御史,与一位苦难女子、故人歌伎张好好不期而遇,写下了著名诗篇《张好好诗》,墨迹得以保存,成为杜枚留在世间的唯一书法名迹,今藏在故宫博物院。

《张好好诗》分为序与诗,全帖为行书,共计48行,每行8至10字不等。全帖用笔丰实,结字安稳。笔致生动硬朗,气格雄健,具六朝风韵,于质朴稳健中透露着姿媚之态,布局天成,动人情思,发人意气。

此正与杜枚刚正有奇节的性格相吻合,亦与诗文相表里,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世书法名家董其昌评云:“颜柳以后,若温飞卿,杜牧之,亦名家也。”

一千多年过去,赏其迹,观其文,睹其诗,如其人,书文俱佳,一起来欣赏小杜的本色风采,唐朝气度。

附:《张好好诗》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文/圆明)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国学深广浩瀚,解码增慧添福!

相关文章

  • 诗人杜枚唯一传世墨迹《张好好诗》品赏

    杜牧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今陕西西安人。和李商隐世称为“小李杜”,以别于李白和杜甫的“大李杜”,可见其成就...

  • 临杜牧《张好好诗帖》 ( 2018-05-19 )

    《张好好诗帖》是晚唐诗人杜牧唯一传世的书法作品,诗中张好好是一名官妓。 杜牧曾自嘲“十年一觉扬州梦...

  • 行路难,难更前行

    此时,我在品、赏着冯满天的经典传唱曲目《行路难》。这首诗是大诗人李白的传世佳作,创作于唐玄宗年间,彼时,诗人的理想...

  • 杜牧唯一传世书法,快来围观!

    从古至今,书法家或名人流传下来的墨迹本就不多,唐代诗人的尤其少,上回萃花介绍了李白的唯一传世书法《上阳台帖》(戳链...

  • 《王九怪闲话@好诗人》

    岸边琴声起来好诗人走过 好诗人望天空之城最美丽 好诗人爱人们

  • 关于魏晋笔法

    书圣王羲之传世墨迹均为行草书,且为双钩摹写,而楷书未有墨迹传世,很难全窥其真实笔法,当然也未能分清其楷书笔法与行书...

  • 好诗人

    我是一个不会写诗的好诗人 我的心里全是美好

  • 意外的惊喜!

    今天上午,随手拿起一本《意林》翻看。一篇题为《你读过他们的好诗,确不知道他们的趣事》的文章。写的是诗人张籍、杜审言...

  • 感赏日记029

    感赏老公今天送儿子上幼儿园,我可以不慌不忙在家墨迹墨迹了。 感赏自己真是个干净勤快的好媳妇,起床把床铺整理好,地面...

  • 杜红军墨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人杜枚唯一传世墨迹《张好好诗》品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ov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