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晋笔法

作者: 黃一書 | 来源:发表于2019-07-20 06:45 被阅读4次

书圣王羲之传世墨迹均为行草书,且为双钩摹写,而楷书未有墨迹传世,很难全窥其真实笔法,当然也未能分清其楷书笔法与行书笔法的区别,也难以分清与唐以下的楷书笔法的区别。纵观王羲之行草书,其笔法变化十分丰富,也可以没有固定的笔法,由此可以认为他的楷书笔法是与行草书不一样的。

而如果认为这些不同是摹写者造成的却是大错特错,摹写与创作是不同的,如果刻意改变笔划形状以就己意,除非是临写,摹写是做不到,摹出来的字结构肯定有问题。另外,关键是没人会去那样做,更没有水平去那样做。所谓专业摹手与创作性摹写不过是凭笔划形状不同而作出的猜测罢了。

又有人说,这是由于书㝍环境不同而引起的,唐以前席地而坐,也没有羊毫软笔等等。但是高案高坐究竟起于唐还是宋以后,历史尚未有定论?另外,书写外部环境还应包括书体的不同所应用的笔法不同,更重要的还在于古代书法都是交际工具,对象不同或写时心境不同也会有用笔不一样,从而出现线条的多变性。王羲之所以被奉为书圣,首先一个应是其笔法的丰富多彩上,但用笔基本原则应是相同的。这就是赵孟頫称的用笔千古不变的道理。至于是否高案高坐与笔毛材质是否不同无根本性关系。

今时要学古人掌握多变的笔法,首先就不能长期固定地坐着书写,要训练坐着也可以,站着也行,枕腕、枕肘会,悬腕悬肘也如常。但这很难,成就如启功先生也似乎免其为难。围观诸名家挥毫,启功作书常须猫腰就腕,而欧阳中石却不须,他能直立舒适自然慢慢而书,令人觉得舒服、佩服。

魏晋笔法是个伪命题,魏晋书风确实存在,但是魏晋书风是否由魏晋笔法创造,却又是伪命题,或者根本不存在。

相关文章

  • 关于魏晋笔法

    书圣王羲之传世墨迹均为行草书,且为双钩摹写,而楷书未有墨迹传世,很难全窥其真实笔法,当然也未能分清其楷书笔法与行书...

  • 魏晋笔法真的失传了吗?

    搞书法的,搞武术的,都习惯提到一个词儿〝失传〞,仿佛把技艺追溯到人猿时期,才会无比自豪,底气也足一些。 说起书法,...

  • 练书法要不要捻管

    捻管只是书法用笔的细枝末节问题,在书法界大肆讨论其实是很搞笑的事情。 练习书法最基本的笔法是什么? 魏晋时期,关于...

  • 关于笔法

  • 用笔千古不易?

    “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笔法是书学中的核心内容,而魏晋时期的笔法在其中是最具高度的。经过历代书家的自我实...

  • 《中国极简书法史》读书笔记(二)

    接下来谈到笔法,首先说到执笔法和坐姿,这里不作详述。 关于执笔和坐姿,作者有如下总结: 除了坐姿笔法外,谈到"势"...

  • 纸上唐宋韵笔下魏晋风

    纸上唐宋韵 笔下魏晋风 一一尹成启书法艺术浅谈 马庆洲 “尹副处长道鉴:收到令尊墨宝,其笔法深厚圆劲,笔酣墨饱,龙...

  • 兰亭序的书法与腹腔镜的刀法

    魏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乃书法界登峰造极的作品,为后世喜爱书法者所摩拜,其对笔法运用的娴熟,对字形结构的把控令人...

  • 钟繇《荐季直表》

    《荐季直表》高古纯朴,毫无造作矫揉之感,小楷之魏晋笔法在本帖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笔画虽无大开合,但却舒展自然含蓄,充...

  • 一蓑烟雨恋江南

    读宣示帖偶成 (逸之并书) 凤娟意韵质如楠,魏晋风流笔墨酣。 且得静安兰竹气,一蓑烟雨恋江南。 宣示帖笔法凤翥鸾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魏晋笔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qy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