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时间不够用?找到工具和技巧,利用碎片化时间爱上学习

时间不够用?找到工具和技巧,利用碎片化时间爱上学习

作者: 远树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12:19 被阅读0次

    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我们的所有节奏都加快了,凡事讲究快,快吃饭,快睡觉,快上班。上班族即使不是996,也是早出晚归,回到家已经精疲力尽,还要炒菜做饭,工作、家务、孩子一样都不能少,第二天还要上班。不想休息是假的,没有时间是真的。

    我们的时间都去了哪里?都被工作和生活切割成了碎片,想要找时间学习,提升自我价值,好难!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只有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碎片化学习》中就讲到了如何利用零散的空余时间学习。

    这本书有工具、时间、考试、习惯、环境、语言、职业七个章节,阐述了利用一些技巧和工具,如何改善环境,在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方面做到输入和输出,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做出规划。

    《碎片化学习》的作者小山龙介,是日本知名畅销作家,著有《整理的艺术》。他是Bloomconcept股份公司董事,“赫曼全脑模型” 推广人,技能培训师,擅长整理工作和生活中的繁杂事物。他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成功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出蓝海战略,身兼数职。我们来看书中的主要内容。

    一、 善用工具和技巧,随时随地学习。

    首先,利用听觉,随时随地都可学习。

    我们感到累了,会闭上眼睛休息,而耳朵却不会闭上,灵活运用耳朵可以轻松学习。

    比如,你每天上班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回就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可以利用耳朵来听,如果要学习的资料没有音频,可以自己用录音笔录下来,为自己建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比起视觉记忆,听觉记忆有更注重细节的优势。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θ波轻松耳朵学习法”。θ波是大脑收集信息时发出的脑电波,在陌生的环境中,动物有一种危机感,如果不收集信息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生命安全就可能受到威胁,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就会发射出θ波,开始收集信息。

    利用大脑的这种θ波特性,可以选择在夜晚跑步时,边跑边听。夜晚,周围的环境变得陌生起来,大脑开始收集信息,人体也调动了身体的所有感官来学习。

    其次,利用思维导图学习。

    思维导图是用彩色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能帮助我们理解、记忆书中的知识,整理思路,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电脑制作。

    制作时,先输入总标题,然后依照各章节标题,按树状输入软件中,最后输入具体内容,这样就得到一张大型的思维导图。

    借助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创建个性化词典。思维导图就像一副绘画元知识的知识地图,让我们把握书中的总体结构,随时使用。

    我们可以把制作完的思维导图可以转换成PDF格式,存放在印象笔记或者有道云笔记里,与电脑、手机同步,随时都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查看,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再次,“教”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研究人员曾经对,“你学过的内容理解了多少?” 这个问题进行过调查,结果如下:听过的内容10%;看到的内容15%;听到,又看到的内容20%,;和别人交谈40%;亲身体验80%。

    要理解运用学过的内容,最好的方法是亲身体验,可是,对于学过的内容,我们很难全部亲身体验一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有些不具备条件。

    幸运的是,有一种比亲身体验效率还高的学习方法,就是“教”,教的时候理解度高达90%。我们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交给别人,或者写到博客上,或者用在研讨会上,起初,我们可能只理解了10%,但是,只要一直“教”下去,最后就能理解90%。

    比如,你读了关于如何阅读的书,你就要把书中的内容,经过记忆和思考,按照逻辑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或者讲述给别人听,这样才是真正地理解了书中的知识。

    二、 善用时间,化整为零,随时学习。

    首先,零散时间输入学习。

    心理学上有一个“帕金森定律”,就是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换句话说,时间越充足越容易被浪费,所以时间短反而更能集中精力学习,可以避免长时间学习产生厌倦感。

    我们工作以后,很难像学生时代那样集中时间学习。所以,要学会有效利用零散时间,不放弃这些短暂的时间,根据时间长短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等人、等车、等开会时,利用这些零散的时间,掏出手机背一首唐诗,或者复习学过的知识,长期坚持,积少成多,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

    如果一天中有6个零散的10分钟,加起来就是1个小时,1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可以快速地读完一本书。一年360个小时,坚持下来,这些没有被浪费的时间,终将会给我们回报,使我们成为知识丰富的人。

    2018年诗词大会的冠军雷海为,就是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利用等人的空闲时间背诵诗词,经过长期积累,最后夺得冠军,从一名外卖小哥逆袭成为教研老师。

    其次,在清晨输出型学习。

    工作后很难有长时间输出型学习。输出型学习需要记录,思考,要输出某些内容时,需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一天当中,清晨最适合输出型学习。

    清晨早起,利用上班之前的1-2小时输出型学习。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思维更加敏捷,而且清晨这段时间,没有人、没有电话打扰,精力更集中,学习效果最好。

    而到了晚上,大脑已经被白天各种信息填满了,就像跑了八百米下来,累得不行。如果进行输入型学习,大脑疲惫不堪,效果不是最好。所以,晚上不要进行输出型学习,最好是输入型学习,在睡觉前看一些能够记住的内容。

    再次,同时学习。

    作为现代人,一天24个小时根本就不够用,除了吃饭、睡觉、上班、做家务,所剩的时间寥寥无几,采用“同时学习法”可以让时间多起来。比如,边吃饭边学习,边拖地边学习,边跑步边听。

    比如,你能够每次利用做家务的时间,哪怕是半个小时,经过长期积累,你也会多出来很多时间。

    如果,你每天吃饭的时间加起来有一个小时,那么,你每天就多了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一个星期就是7个小时,一年就是360个小时。

    三、依靠习惯,让自己爱上学习。

    首先,不依赖毅力学习。

    做一件事情长期坚持下去,不是依靠毅力,而是依靠习惯。习惯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一旦养成学习的习惯,就像洗脸、刷牙一样,就容易坚持下去。

    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长期坚持就要找到学习的动机和快乐的机制。

    每个人的学习动机都不一样,有的人是对知识抱有好奇心,有的人是因为不懂感觉很丢脸的自尊心,有的人是是因为想成为行业能手的上进心。我们只要找到自己的动机就可以了。

    最好的动机就是兴趣,兴趣是大脑最强的发动机。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学习就变得快乐起来,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乐趣。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作者茂木健一郎,从小就非常喜欢蝴蝶,由此延伸阅读了大量科普书籍,最后成为了一名脑科学家。

    其次,利用“可视化”学习法。

    “可视化”学习的是对目标数据化,在学习的时间、数量上完成设定的目标。

    比如,你要求自己每天要背一首唐诗,如果昨天没有背诵,那么今天就要背两首。

    “可视化”学习,让我们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这是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方法,是卡罗尔·德维可在《终身成长》中,谈到的成长性思维模式。学习是一个锲而不舍的过程,不是为了表扬,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聪明。

    再次,选择与集中学习。

    在整理工作和生活的各种事情中,遵循帕累托法则和兰彻斯特法则。

    帕累托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也叫二八法则,是指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这个法则用在学习上,同样适用。

    如果我们把精力集中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放弃其它消耗精力的事情,比如,追剧、打游戏,长期坚持,就会收到更多的好处,成为业务上解决问题的能手。

    兰彻斯特法则是一种空战战略,是指一架战机能够攻击多架战机,集中微小的战斗力,就会对战争结果产生很大的差别。

    在学习上也是一样,和拥有大量时间的学生相比,工作后,我们没有时间和资源上的优势,所以,学习也需要集中精力才会收到效果。

    简单总结一下《碎片化学习》中的内容:

    其一,善用工具和技巧。首先利用听觉学习,在上下班途中,夜晚跑步时学习。其次,利用思维导图,随时查看学习。再次,利用“教”的方法,在博客上写出来学习。

    其二,善用时间。首先利用零散时间输入学习。其次,利用清晨时间输出学习。再次,利用“同时学习法”学习。如果每天能够利用1小时,一年就是360小时。

    其三,依靠习惯学习。首先,学习不是依赖毅力,而是依赖习惯。从学习的动机和兴趣爱好出发,养成学习习惯。

    其次,利用“可视化”学习法。把学习的目标数据化,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成绩。

    再次,利用帕累托法则选择学习和兰彻斯特法则集中学习。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一起,放弃对学习没有效果的事情。

    在这个时间碎片化、人工智能化时代,浪费时间和精力,会使我们变得无所事事,最后因为无法适应社会而被淘汰,唯有学习让我们利于不败之地。

    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学习不仅要纵向发展,还要横向扩展,实践学过的知识,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学习就是一种人生态度。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不够用?找到工具和技巧,利用碎片化时间爱上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pj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