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组图片,一位扎着马尾的女孩,从一脸的死气沉沉,到走出办公楼后,如获新生的明媚笑容。这一幕转换,感染了无数人。甚至还有人把这女孩从周一到周日的情绪变化P成了图片。说真的,我可以这么直观的感受着这个女孩儿的精气神,只要下班之后人都活了。没上班的人感觉不到,上了班后,你就会发现,走出单位大厅的那一刻,嘴角真的憋不住,感觉可以原谅世界三秒。
其实每一天的上班,还没怎么干活呢,就感到很累。这种累显然不是因为工作本身的繁重,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心理根源。正如有些人的调侃,上班领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损失费。比打工更累的,是精神内耗。为什么坐着上班都觉得累,那是因为"情绪劳动"在折磨你。职场上多的是心酸与无奈。客户的无理要求,同事的冷漠与推诿,领导的严厉批评,都会让我们陷入到委屈,沮丧,挫败之中。让我们感到了极度的疲惫和无奈。这些种种的情绪劳动,要远比体力上的累更让人憔悴。它是深入骨髓的疲惫和煎熬。在职场里,委屈是无声的,笑容是伪装的,坚强是硬撑的。有时这种情绪,在外在看来云淡风轻,但内心却风起云涌。这样的内心斗争与消耗,就像置身于一场无止境的马拉松。若不加以干预,终将拖垮自己。
世上所有的事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职场上,多的是糟心的事,多的是看不顺眼的人。我们内核要稳,别总是在意他人的评价。一个内核稳定的人,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与追求,不为外界的声音而轻易动摇,抱有一颗强者的心态,不回应负能量。《终身成长》一书中写道:"痛苦+反思=进步"。工作上的苦,常常难以避免。然而有些人吃的是低级的苦,有些人,吃的则是高级的苦。前者为别人的恶语,负能量买单,无情消耗自己。后者则屏蔽纷扰和杂音,专注成长与提升。让实力说话。与其深深抱怨和争执,跟看不惯的人与事缠斗不清,浪费时间。倒不如深耕专业,沉淀本领,把那些无谓的纷纷扰扰甩在身后。当你的实力逐渐增强,工作自然也就得心应手,顺风顺水。我们工作的本质是什么?仅仅是为公司卖力吗?其实工作的本质是为自己打工。说到底,打工只是跳板,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才是关键。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前行。这样才有机会超越自我,实现蜕变,把自己从当下的泥潭中彻底拽出。
鲁迅说:"当你把苦干看成有益的,劳动就不再是苦活了。也就能够带来快乐。"消极的人,困于眼前,沉溺抱怨,总觉得生活欠他一份公平。豁达的人,看淡事态,不起波澜,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智慧的人,识别人性,积累阅历,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定要认清自己是为了什么工作。当我们转变心态,将每一次挑战视为成长的契机,让每一次跌倒都成为向前的力量。那么每一次的挫败,都只会铸就我们更加坚实的步伐。遭遇困境,要学会精神上不受力。一个人的工作观就是他的人生格局。所以说明确自己要什么,很重要。越是不稳定的环境,越要找寻最稳定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