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安好

作者: 心境如花_cab7 | 来源:发表于2018-09-23 23:55 被阅读149次

昨天上午,我和徐老师约好,这两天我们有空请她吃饭,只要她时间方便即可。她说随我们定时间。家人说今天中午就行。我却忘记告诉她时间了,且自以为已经告诉她了。

平安,安好

今天中午,过了12点,未见她到我家,我隐隐有点诧异,她可是从来不迟到的。转念一想,公交车30分钟一趟,也许她还在等车。到下午1点,还未见其人,内心十分焦急。13:10,依然未见其人,急得简直如热锅上的蚂蚁。13点左右,几次打过她家座机,均无人接听。

想着她心脏不太好,我非常担心甚至害怕,而她又不用手机,联系不上。左思右想,只能联系和我有联系同时与她依然保持联系的师弟师妹等人。他们有的在外地旅游,有的在近郊游玩,但无一例外,皆热心回信了。在13:48,正当我向师弟郭井生老师求助时,郑师妹传来消息,她原来是请一位看望她的学生吃午饭去了。我们虚惊一场。真相大白,错误在在我,因为我的糊涂,忘记告诉请她吃饭的时间。得知她平平安安,如释重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也是如此。读书毕业,学子们奔赴各地工作。最初忙于工作、忙于生计,忙于家庭,和老师们联系很少。徐老师退休前是负责研究生工作的教务秘书,在我上学临毕业的那一年,她到人大工作。而我当时真不懂如何和长辈交往,因此,读书期间,我和徐老师交集并不多。在我毕业到桂工作后,她几经辗转打听,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并寄给我的身份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耳闻一师弟对她的评价:她懂政治而不玩政治,做事做人皆成功。再次到人大读书后,和她交往日渐增多。她对待学生,真是出于赤诚。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学业方向,甚至找工作单位,她指导皆极为耐心细致,很多事超出了其工作范围。身为土生土长的北京土著,却能体谅农村出身学生的不易,尽力帮助他们。在某学生毕业离京时,居然能将1个月的工资300元借给他。据说,去年该人有意当面还她300元钱。呵呵,要还钱何时何地不能,非得要当面还吗?N年前的300元,好意思只还300元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徐老师对此心知肚明,但不说破。即使有的学生一再辜负,不懂感恩,有事就求她帮忙,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她从不拒绝。她说:帮助别人,并不图回报。农村出身的孩子不容易,能帮且帮吧。

我在拙文《缺少劳动力的农村,荒芜的农田,出路何在?》曾写道:“我一位尊师曾说过: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的标准,就是看他(她)对底层人群的态度。如果对他们漠不关心,缺乏关爱,决非良善之辈。”这话就是她说的。

徐老师言传身教,为我们树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样,我早已视她为亲人。她平平安安,我们高兴不已。徐老师,平安,安好。祝您中秋快乐,吉祥如意!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剽窃可耻,定当维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安,安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q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