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当产品被抄袭,应该怎么办?

当产品被抄袭,应该怎么办?

作者: f604bab8379f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14:22 被阅读14次

    作者 | 邱岳

    “世界上有两种产品,一种没人用,另一种被人抄。”——邱岳

    前些日子,某巨头公司被爆出利用合作之便抄袭创业团队产品,业内一时间人声鼎沸,一方面创业团队义愤填膺,纷纷声讨抄袭者的不道义,另一方面也不乏业内人士认为这只不过是公关碰瓷为了蹭流量,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没什么大不了的。

    身处在一个节奏快、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抄袭是个逃不开的话题。今天我就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聊聊如何应对抄袭。下一次的文章,我会换一个角度,跟你分享如何正确的从别人的产品中借鉴灵感。

    如果被抄袭了,该怎么办?

    有人说,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创业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 BAT 跟你做同样的事情你怎么办。其实在 BAT 工作的人们也有类似的烦恼,三家巨头之间互相抄袭借鉴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公司内部不同事业群之间也偶尔会因为某些事情的先来后到发生争执。

    在这件事情上,外国的月亮也没有比较圆。Instagram 跟随 Snapchat 发布的 Stories,Facebook 的 Message 模仿 Houseparty,都广受诟病,众说纷纭。

    那么面对被抄袭,我们该怎么办呢?

    1. 摆正心态,泰然处之

    发现有人抄袭你的产品时,先要摆正心态,不要暴跳如雷。被抄说明你一定做对了一些什么,不论是交互还是流程,亦或是视觉设计,运营机制等等。先行者在做出初期尝试的时候,很多东西是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的,在得到市场检验之前,没有人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做得都正确。如果业内同行开始抄你的特性,至少说明了他们对方向的认可。

    另一方面,人多力量大,整个行业的从业者都用相似的方式做事情,可以更快地教育市场和建立生态。有一张图展示了 iPhone 发布前和发布后各厂商的手机设计,可以看到 iPhone 发布前,手机的设计五彩斑斓,奇形怪状,很丰富,而 iPhone 发布后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是一块黑色方形砖头,从某种角度来说,各个手机厂商其实是身体力行帮助 iPhone 更快地确立了智能手机的标准。

    就像 Sony 当年发布 Walkman,这一品牌名后来甚至演化成了品类名,所有试图抄袭 Sony 创意的厂商都逃不开 Walkman 这个名字,结果彻底奠定了 Sony 在便携式录放机领域的竞争优势。

    2. 别担心,抄不走的是气质

    大部分的抄袭都是界面和交互的抄袭,能抄走的是“ What ”和“ How ”,抄不走的是背后的 “ Why ”和产品的气质。我们产品的每个特性背后都应该有深入的思考,产品的气质应该是一以贯之的。

    比如我们在做 Readhub.me 时,很多交互细节设计都是经过取舍的,信息流里面哪里点击展开,哪里点击跳转,这些都是具备整体性的,我们需要牺牲一部分页面访问量换取体验和信息密度的一致;后来看到有网站抄这个交互,影响了他们本身的信息密度一致性,还牺牲了流量,很可惜。

    还有团队看到做内容能够产生粘性,觉着没什么难的,也跟着做内容,结果发现内容是个重运营的事情,没有相应的经验和团队,看起来都是相同的一条时间线,做出来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保证自己的产品是活水,每个线上的版本永远都是中间态,是我们沿着产品规划往下走的一个节点,是我们过去的思考结果。竞争对手即便能抄走,也无法理解你背后的发展规划和逻辑。你当前的思考应该领先于产品,你清楚当前的问题在哪里,接下来应该如何调整。而抄袭者却只能等着你做出来才能跟进,永远落在身后。

    所以说,没有像你一样揪头发捶桌子深入思考的抄袭者,绝不可能带走产品的气质和团队的 DNA,更带不走产品未来的持续迭代。

    3. 不要将产品的护城河建在脸上

    我们在产品规划设计之初,就要清楚自己的相对优势和可能的成功路径,一腔热血“打造好用的产品”未必能成功,所谓不要将护城河建在脸上,意思是说不要将产品的外表作为护城河,因为外表太容易被抄走了。

    比如有的团队优势在于廉价获客,有的团队可能在技术上有壁垒,或者有行业资源门槛,或者有些特别偏门的优势,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创业者有个神奇的技能是 ASO 做得非常厉害,别人即便抄走他的产品也抄不走他的获客效率,他做了很多应用,并从不担心别人抄袭。

    所谓大公司抄死小公司的说法,也正是大公司在规模上的相对优势。如果一个产品只有基于规模优势才能长起来,那它本就应该交给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去做,或者能用极快的速度在大公司反应过来之前利用巧劲儿建立规模优势或其他的壁垒。不要明知道在规模上打不过还要去硬拼,历史上基本没有靠正面硬干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故事。

    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清楚产品 idea、产品界面和功能流程都无法成为真正的竞争壁垒,认为自己设计出了天才的界面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其实是在设计之初就将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把命运放到了别人手里。

    4. 做有积累效应的事情

    抄袭者能抄走产品特性,却抄不走数据和用户。产品设计中一定要考虑数据的积累和用户的卷入,要设计出一套机制:让用户使用产品越多,产品对用户的价值就越大,或者使用产品的用户越多,产品的价值就越大(也被称作网络效应)。

    比如买东西,大部分用户会选便宜的,所以迁移成本并不高;而淘宝通过用户的购买行为积累下买卖双方的信用记录,无形之间提高了用户的迁移成本,形成了积累效应。毫无疑问,现在即便有哪个公司一夜之间抄一个和淘宝一模一样的产品,也无法对淘宝构成任何威胁。

    即时通讯应用也是一样,当你的朋友都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会有一种无形的拉力让你开始转向微信,而随着你的加入,你的朋友们对于微信的粘度就变得更高,这便是产品的网络效应。

    在产品设计中,还要尽早让用户“卷入”,也就是在产品中做出投资。比如当你的名片都印上了某个电子邮件地址,就很难再换一个电子邮箱服务提供商了。同样的道理,在某款音乐播放器中标记越多“喜爱的歌曲”,你就越离不开它。

    反观打车软件,除了一些会员体系之外,似乎之前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具备积累效应的机制。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些类似月票的产品,也算是向着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

    这样的积累效应一旦建立,而且能够滚雪球一样滚起来,抄袭者便很难通过抄袭占到什么便宜了。

    5. 有条不紊,不要情绪化处理

    不论如何,如果抄袭者越过底线,开始直接伤害到我们的利益,我们也不能任由事态发展。在这时,保持冷静,不要情绪化很重要。

    你需要找到靠谱的律师,先做好一些准备,比如整理和收集侵权的证据,去做相关的公正,以及准备相关的资质等。这里也提醒你,对一些比较核心的产品机制,能申请专利和著作权的最好尽早申请,因为专利审批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临时处理肯定来不及。

    随后最好可以和对方直接对话沟通,消除不必要的误会,或许很多事情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这样的争端非常花费心力,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将事态扩大。

    最后如果确实不得已要开战,除了法律武器之外,也应当恰当地利用好公关渠道发声,利用舆论向抄袭者施加压力。同时别忘了很多平台方有仲裁机制,比如 App Store 和一些流行的安卓市场,或者电商网站等,都可以直接发邮件要求下架抄袭者。

    总之,一定不要让愤怒冲昏头脑,只拿出一部分精力处理就可以了,互联网历史上还没有哪一家企业是通过搞死竞争对手赢得成功的,成功只有一条路径,就是赢得用户,赢得市场。盯紧你的目标,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迭代产品和服务用户上,让抄袭者永远跟随你的步伐。

    5. 总结

    面对抄袭,一定不要慌,也不要绝望,抄袭者总是追随者,只要我们能思考和找到我们的相对优势,在产品内设计有积累效应的产品形态和机制,保持我们自己的节奏,被抄袭没有什么可怕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产品被抄袭,应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qo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