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传习录》1徐爱录011:为何“少就是多”

《传习录》1徐爱录011:为何“少就是多”

作者: 力法跳跳 | 来源:发表于2022-07-08 15:28 被阅读0次

本节王阳明主要批判了当时多“虚文”而少“实行”的学术风气。

徐爱问:应该如何评价王通和韩愈呢?

王阳明说,韩愈颇有才气,但王通是大贤儒者。只是后人喜欢用文采来判断人,因此韩愈才更受推崇,其实他比王通差远了。

王通,著有《中说》,曾续写六经,此行为或许招致了当时人的非议。而徐爱也因此质疑,王通有“续经”的污点。

此处,我并不能确定续写六经为什么被称作污点。其一,可能是续写之作的目的是为了借孔子的权威性来拉高自己理论的可信度。过于特立独行博取眼球。其二,可能是认为续写之作没有自己的理论创造,只是形式上的模仿而已。王阳明的评论不集中于赞美王通,而是批判其对立面,因此也不必太在意。

有人写注解性质的专著研究经典,而有人续写六经。在徐爱看来,注解著作是为了阐述道理,而续写只是为了名声。

王阳明说,现在学者写注解,是模仿孔子删述六经的行为,而续写六经,也是模仿孔子的行为。其实形式都差不多。但此时的弊病,在于著述已经走向“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的道路,远离“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了。“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孔子删述六经,其实是不得而为之,如《易》的编注时期,有多种纷繁类似的理论,“天下好文之风日盛”,因此孔子通过独赞《周易》的方式,使得其它错误的学说废止。同理,其它五经也是类似。五经中多有不当言论,孔子就直接删去,而并不增加什么自己的言论。可见,孔子删述六经,目的是减少虚华无度的纷乱言论,将正统的思想凸显出来,而不是为了阐述什么新的思想。他只作减法,不作加法,以此实现更好的效果,也就是当代所谓的“少就是多”。

孔子删述六经,消灭了许多言论,秦始皇焚书,虽然主观上是私人目的,但客观上而言保留了六经,也删去了许多乱七八糟的言论。而从秦汉以来,崇尚虚有其表的理论又越来越多,这时候再像多数世人一样注解写书,亦是无用,不如学习孔子,保留淳朴正确的言论并大加赞扬,少发明新的理论。

徐爱反驳道,注释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读《春秋》但不读《左传》,很多具体的历史事件便不知道。

王阳明认为,这就是当代儒生的迷失之处,《左传》是出自鲁国的历史记录,《春秋》也是出自鲁国的历史记录,为什么孔子把《春秋》写得那么简约呢?就是因为这些简约的语言已经足够表达其中道理了,至于许多细节,知道了也并没有益处。正像前几节提到的,说得太多,人们便容易沉溺于文辞,在字里行间中迷失本义,所以孔子才说“予欲无言(我想保持沉默)”。而且,对于那些错误的言论,乱世的罪行,说得多了,更容易让人模仿。即便是古代圣贤的记录,孔子也是只去少量的记录,着重在于删去,而当时儒者做的注释工作,却恰恰相反,非要添加。

最后,似乎是一段与上文内核不太相关的事情。徐爱继续发问不义战争少记录也就罢了,为了尧舜圣贤之事也记录的很少?王阳明这里的阐述,与我们现代一些常识相符,他认为,首先古代的记录本就很少,很难遵从,只能略微阐述其“道”,且古人有古人的生活,已经不适合现代,不应该完全遵循。应该“因时致治”,不然连形式上也崇古,就是佛、道的路子了。而时下的人,也没有做到这一点,只是以功利之心行事,差得太远了。

本节,王阳明主要批判了做学问中增添的太多虚文蒙蔽了天道本义的风气。相比发明新理论的风气而言,王通遵循孔子的风格续写六经就显得更加质朴有效。他主张学习孔子,多删减,少增添。

1 崇古的学问。孔子借古人言志,是崇古,后世儒者借孔子言志,也是崇古。为什么古人说的总是对的呢?好像古人总比后人强,即便是几千年前还处于原始部落时期的人,就已经达到了后世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这合理么?从科学上讲,这自然不合理,但是我们从王阳明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原因。

崇古的前提,在于古人的错误言论已经被删去,当然会显得更加正确。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越古的事迹被删去的就越多,留下来的都是几经审查最为正确的事情,自然就更显得像完人。《思想本质》一书中作者介绍了普特南关于知识的观点,古人提出一个名词时,可能并不了解其中一些属性,而随着后人的研究,名词的属性越来越清晰,认识越来越正确,这是一种必然性。因此,就会产生:越古老的知识就会越正确,这种奇怪的现象。其实是后人将其解释为正确。如许多人回忆童年,总是想起开心的事情,仿佛当年有多美好,这是因为很多无聊无意义的事情被过滤了而已。

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许多与实践相关的知识,其实并非越多越好,《传习录》里强调的道德处事功夫便是这一类。如果不能给予人充足的引导,那么理论越多则越让人迷惑。从“知行合一”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非常重视以“实行”为标准来衡量“文”,而“致良知”也侧重于减少纷繁的理论和事物带来的干扰,牢记原本的道。

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举例,其实很容易理解。多数教骑自行车或是游泳、滑雪的教程都力求简洁有效,如果将一种泳姿每个动作逐帧分解,讲成而是多个动作的精妙组合,那可能只会让学习者更加迷茫。相反,真正会游泳,会骑自行车的人,对于那些教程和理论,记得哪怕一句话都是对脑力的浪费。

也可以用定义的“内含”和“外延”解释此种关系。用“笔”这个概念,内含就是“书写工具”,而外延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笔。有些概念适合用前者定义,而有些正好相反。如果用内含定义,则应尽量减少言语的数量,减少有可能矛盾的属性。如“笔”作为“书写工具”的定义,看似精简明确,但可能蕴含了“长条状”这个属性,因此如果拿煤块在地上写字,这个煤块大概率不会被称作“笔”,但如果把煤块磨成长条状,可能很多人就认同它是“笔”了。保证真正内含的精简明确,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反之,如“竞技运动(竞技体育)”这个概念,内含定义法就难以胜任,字面上来说“竞技运动”就是人用“运动”的方式来“竞技”。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很难想到有什么“竞技”是不动的,即便躯干不动,如象棋类,只动手动脑,也被划归入竞技运动。而更热门的争议,在于电子竞技是否算是竞技运动,虽然人们逐步承认,但这个过程显然不是通过搞清“竞技运动”的定义而完成的,而是经过考虑受欢迎度、职业化可能性、商业利益等因素而决定的。因此,要准确说明“竞技运动”的定义,需要的是列出典型性的项目,使得外延边界清晰,将该加上的都加上,而非内含的意义清晰。而王阳明谈及的道德,显然是更依靠“内含”来定义的,因此宜用减法而非加法。

但在当代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谈及深入了解某事,膨胀的理论和知识往往很受欢迎,仿佛信息越多越全,角度越丰富便越正确。这显然与王阳明观点相悖。我认为更多的信息确实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感,但若是追求某种明确的目标,中途的满足感可能并无助益。

3 有道宜多删,无道不宜仿效。如果有明确的唯一真理,那真理之外的言论仅可能少保留,如果没有真理言论,那经由有道者选择最接近正确的理论保留,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在王阳明眼中,显然道德理论千古唯一,不会更改,才使得“删去”显得理所应当。但是,即便是所谓的“道”,在现代社会也不能一概而论了。现在已经不把“修齐治平”看作是唯一了学问了,即便谈论此领域,也已经不坚持唯一的真理了。因此,如果随意将与自己道不同的理论删去,只保留一类理论,固然杂音变少了,优点放大了,但同时缺点也会跟着放大,失去互补的可能性。

就像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也有着重文字考据者,侧重还原历史者,甚至醉心文物风俗之人,他们在王阳明看来,当属“无道”之人。然而,“无道”之人,各美其美,在求道者看来是一片乱世末法,但总体看来未免不是一种秩序。只是新的秩序,是好是坏,是新气象还是无奈的叹息,就很难评说了。

总结为,王阳明看来,求道者与其沉溺于新奇理论,不如着重实行和删减干扰项。古人智慧,就是在现代的删减中保留下来的,后人不必全盘效仿。将此规律应用到21世纪的现代,也应看到这种删减是服务于一家之言,而非旨在促进百家之道。当然,百家之道也是道,每个领域也都有“虚文”和“实行”的分辨。不过,或许对于非求道者,这种分辨也不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1徐爱录011:为何“少就是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rv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