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好影推荐如果电影是一本书,我总是会在打开书之前带着问题去思考书的名字,这是我的思维习惯。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为什么”,所以我才对一切充满好奇。
为什么会把愤怒比作海?为什么用动词“涉过”?涉过愤怒的海,尽头又是什么呢?
这很像我们英语中的语篇研读,当然语篇研读最早的溯源应该是这句“三思而后行”,所谓的“三思”就是追问“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只不过我们很多人只是知道了这句话而不会迁移创新罢了。(我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涉过”就是从水里走过去,徒步涉水,但海太深太大,走是根本走不过去的,我们愤怒,更多是因为我们无能为力。
当愤怒回归平静,我们回望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就像老金,他一直处于愤怒之中,他对李苗苗愤怒,对自己做父亲的失败愤怒,对女儿不让自己省心愤怒,对丢脸这件事愤怒,他的愤怒如海,于是他不顾一切追寻杀害女儿的凶手,他要为女儿报仇,但最后当他打开被他扔掉的柜子后,他看到了里面女儿画满的太阳,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并不了解也不理解自己的女儿,他给女儿的从来都是女儿不需要的,等他明白这一切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最让我心疼的是小娜,她属于讨好型人格,她从小父母离异,她渴望爱与被爱,但是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爱,父母像踢皮球一样对待她,她只能让自己变得更乖来讨父母欢心。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老金(黄渤饰)说自己的女儿太听话了,女儿发热,他扔一块湿毛巾在女儿脸上,这个湿毛巾盖着了女儿的鼻子让她透不过气,但是她就是不把毛巾拿走,憋的差点背过气;他觉得自己的女儿应该会游泳,于是他把她扔海里;他甚至觉得自己女儿被妈妈赶走,孩子自己又坐车回家是一种勇敢的行为……
被忽略感受的孩子是最可怜的,我们从来没有关注过孩子需要什么,我们从未考虑过自己的行为能对孩子产生多大的伤害,我们总是以为我已经给孩子最多最好,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其实并不会爱,我们给孩子的是错位的爱。
我们常说女孩需要富养,这个“富”就是足够多的爱,可是在日语课上,老师告诉她喜欢是单向的,爱是双向的,她说:“爱,没有!”,所以当她拿刀捅了自己17刀的时候,她原本可以求助,可是她放弃了,她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她自己的生命。
她太需要爱了,幼年长期缺爱让她缺少安全感,于是她会被李苗苗一点点的关心感动,她这种畸形的恋爱观也让她陷入了死循环,她要反复不断一次次确认爱,她对男友过度依赖,她的悲剧与其说是她自己造成的,不如说是原生家庭的责任。
和她一样不幸的还有李苗苗。他是一个走极端的孩子,是一个反社会人格,他七岁的时候因虐待动物炸了池塘来阻止父母离婚;他九岁因奶奶生病,自己无法去日本旅游,于是他亲手拔了奶奶的氧气管,导致奶奶死亡;后来他把三岁的妹妹故意从蹦蹦床上摔下,造成终生瘫痪……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责备他,更没有带他看心理医生,他们的漠视和忽视让他变成了一颗定时炸弹。
周迅饰演的景岚优雅大方,她充满了理性,即便是知道自己儿子被老金追杀,她也能用平和的言行对待,她善用语言引导,总是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她安抚老金,动用关系帮儿子逃跑,她具有操控一切的能力。
我们经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从这个电影里我们总能轻而易举找到让人窒息的点,比如老金去学校寻找女儿,他竟然还在门口玩起了自拍;他看见女儿的尸体,他竟然恶心的吐了一地;正举行女儿的葬礼,他竟然跑掉去追凶。还有李苗苗的父亲,他嘴上说着那是他的儿子,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希望这个儿子死去,他无比憎恨这个儿子。
这错位的爱简直是太可怕了,每个人都没有把自己放在最正确的位置上,每个人心中最爱的那个人只是自己。
我们无法去责备任何人,我们能做的只有反思自己,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无条件的接纳,我们是否关注或在意孩子的感受还是我们一直让孩子跟随我们自己的感受?
虽然童年的伤需要用一辈子来弥补,但是更不幸的是李苗苗和小娜,他们人生路上并没有遇到一个能真正影响或改变他们的人,他们也没有被别人善意对待,即便是小娜后来遇到了店长的喜爱,但她后来发现自己也只是他前女友的替代品,所以她陷入恐惧,她用自残确认爱。
我不想谈原生家庭之罪,但是原生家庭的错给我们带来的性格缺陷是一生的烙印,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修复的能力,只不过修复需要时间,如果我们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控制,我们自然走不出泥泞。
这部电影给我更多的追问,我也在审视自己,比如我真正了解自己的儿子吗?我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吗?等等,似乎我也找不到答案。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也是控制型家长,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按照我们设定的路行走,我们认为我们选的路才是最正确的路,可是我们从来没考虑过孩子愿意不愿意。
我在想如果小娜没有遇到李苗苗,如果李苗苗没有对她说“生日快乐”,那这一切是不是可以改写了?也或者从一开始小娜遇到的是店长,那她是不是可以被温暖或改变?
哪有那么多如果?有的最多的是坑,没有爱做人生的底气,孩子即便是遇到一个好人,她也会在低自尊中产生不配得感,她依然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