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欲爱上文字故事
我的军旅记忆‖毕业分配去哪儿

我的军旅记忆‖毕业分配去哪儿

作者: 老兵新声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10:29 被阅读3次

军校的毕业分配是“按需分配”,就是按照组织的需要来分配。组织上需要你上高原、下海岛、去大漠、守边疆,就打起背包奔那儿去。

到了毕业季,为了适应形势需要、营造政治氛围,就会叫响各种口号,其中叫的最多的是“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口号无处不在,标语、横幅、广播、板报,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这样的口号无时不有,搞动员、抓教育、谈心得、写体会,以各种方式表达着。毕竟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叫得多了,免不了热血上涌、激情澎湃、豪情万仗、雄心百倍。

火候差不多的时候,队干部适时引导:×××已经递交了戍边申请书。于是,大家找来信纸奋笔疾书,坚决要求到边疆、到基层、到一线部队。信纸是那种印有军校名称的红头信纸,在这种信纸上写字本来就有一种自豪感,更何况写的还是戍边申请,就更加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神圣。

绝大部分同学都写了申请书,其实,大部分同学头都是晕的。晕,固然是有热血上涌、血脉喷张、血压升高的原因;更多的是,我们只是从校门到校门,四年军校生活,除了短暂的实习期外,大家对部队、对基层、对一线是什么样,根本不了解。那时的我们,对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将来、未知的岗位,懵懂而好奇,充满了探求的欲望和冲动。

当这种气氛达到高潮时,毕业分配的计划基本上也就到了学校。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组织上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有人去边疆、大漠、基层,也需要有人留在沿海、城市、机关。有了矛盾,队干部又可以显示才能和水平了,他们不辞辛劳,逐个找人谈话,做各种工作。做思想工作讲究个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具体到毕业分配这件事,队干部也只能拿出三把钥匙。

钥匙一,找到某甲说:你是最早一批向组织提交戍边申请的同志,态度比较诚恳、坚决,体现出了过硬的思想素质。根据你的意愿,组织上准备将你分到驻某地某部。

钥匙二,找到某乙说:你各项工作在队里都不靠前,群众基础也一般,很多人对你有看法,这对你的分配很不利。我看你平时也还老实,家庭条件也不好,边疆可以不让你去,但到时你要服从组织安排,不允许挑三拣四,就这样吧。

钥匙三,找到某丙说:你一直表现不错,是队里的骨干,这次又主动写了申请,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去边疆的指标有限,我了解驻某城某部也要人,推荐你去那儿吧。

三把钥匙打开了所有的锁。当然,并非是手法有多高明、语言有多动听,也不是发明了万能钥匙。现在看来,对于20年前的军校毕业生来说,对于生于1970年代的我们来说,不管是面对毕业分配,还是在其他的利益选择面前,我们远没有那么复杂。几句话足以概括:对组织有敬畏之心、对生活有感恩之情、对友谊有珍惜之意、对未来有奋斗之志。

我二十年前的战友、兄弟,不管你毕业分配去了哪,不管你现在拼搏奋斗在何地,都有一份牵挂在心底。

相关文章

  • 我的军旅记忆‖毕业分配去哪儿

    军校的毕业分配是“按需分配”,就是按照组织的需要来分配。组织上需要你上高原、下海岛、去大漠、守边疆,就打起背包奔那...

  • 我的军旅记忆·过年

    阳光暖洋洋的打在脸上,街上的车流在赶往回乡的路上,超市里的年货数不胜数,空气中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2018,狗年春...

  • 我的军旅记忆*往事

  • 我的军旅记忆(手书版)

  • 我的军旅记忆·赛歌

    我是一个五音不全的人,最打怵的事是唱歌或赛歌。一些简单的军旅曲目还能应付,稍难一点的心里就没了谱。 在基层带兵的人...

  • 我去哪儿?

    杂草袁的观后感day117: 本来是要昨天写的,重感冒 将我打趴下,昏昏沉沉就忘记了。 适合头疼郁闷的时候看,全程...

  • 以前的我去哪儿了?去哪儿了?

    《前任3》中孟云和林佳明明心中都有对方就为了争口气,都不肯先开口,错过了最佳挽回时期,最终缘分耗尽,只能分手!悲哀...

  • 记忆力去哪儿了?

    宝宝上次吃奶到底是两点钟还是五点钟? 是两点多吧,因为吃着吃着她睡着了,没有吃完。 不对,后来她坐在推车上好像还给...

  • 我的军旅“第一”之第一顿“军粮”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彭春祥 我的军旅“第一”之 第一顿“军粮”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军旅第一顿“军粮”,即...

  • 军迷记忆||我的军旅情结

    几乎每一个少年都曾有过军旅情结,我也不例外。 上世纪80年代,我出生在县城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爷爷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军旅记忆‖毕业分配去哪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em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