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情人节怎么过的文章,才觉醒明天就是情人节啊!
可是,这个情人节怎么过呢?都被困在家里了……
我觉得回忆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去年的今天我记得过情人节时让他陪我冻了半天,并且生了半天气,是因为那时他还不是我男朋友。
我对他总是以很挑剔的眼光去看,会发掘他身上跟我有很多不合适的点……
为什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还会和他走到一起呢?
是因为我明确了自己对爱情的需求。
我以前对自己的爱情需求列过清单,但学了蓉蓉师父的爱情关系课,我重新审视我的爱情需求清单,才发现每一个是真正的内心需求。
比如我会要求对方身高和体重,就这两项就已经刷掉了一大批人,本来自己身边的人就不多,如此算来,基本没有可能。
什么是内心真正的需求?
最好的鉴证方式,就是这个需求是只有男朋友可以满足的还是谁都可以满足的?比如你需要找一个每天都可以跟你煲电话粥的人,其实这件事闺蜜可以帮你做了,并不是男朋友的专属。可以更深层次的来看,你需要煲电话粥的男人,是真的需要对方一直跟你打电话形影不离吗?还是你内心缺乏安全感,才会以这种方式来判断这个人是否是适合你的呢?
那这个点需求与其说是找一个可以一直陪你煲电话粥的人,不如说你的需求是找一个可以给你安全感的人,这个是朋友闺蜜满足不了的,只是男朋友的专属。
同时,如果把需求定位在只要煲电话粥就是适合你的,那么如果对方有一天很忙忘记陪你,那么煲电话粥就会成为阻碍你俩进展的绊脚石,你会因此去质疑你俩的感情,从而带来不必要的争吵,也会给对方你很不懂事,无理取闹的印象。
而真实是这样的吗,并不是,你只是想获取更多的关注和爱,希望对方可以看到你的不安全感,所以如果双方都可以从一开始就明确,其实可以阻断后面很多冲突的发生。
当我再去审视我的需求而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后,我发现他身上有很多适合我的点,比如温柔体贴,对我言听计从,最重要的是对我无条件接纳,我做什么都会支持鼓励,这点是我特别需要的,也是家人朋友都无法满足我的一个需求。
而这就是我的内心需求,它不用很多条,也不用用任何一个行为来诠释,比如要懂我呀,要会夸我呀,要能开导我呀,这些行为都只是表面上的,并非一个人真正的需求,却也都指向了一个人真正的需求。
所以如果只把需求停留表面,那你总会碰壁,但是如果把需求更深层的挖掘,你会发现你看待对方的角度和你选择的角度也会不一样。
不要因为看不懂自己的需求而错失一个适合你的人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