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感悟《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28如何找到整本书阅读的抓手

读书感悟《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28如何找到整本书阅读的抓手

作者: 听雨_9998 | 来源:发表于2024-01-24 07:18 被阅读0次

整本书阅读如何推进?一直是个难题。黄厚江老师的两节课堂实录给了我一点启示。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每一次读起来都感觉千头万绪,怎样也搞不明白。就像黄老师说的:“《红楼梦》是个迷宫,那么《红楼梦》读好的人不多。”

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读了几章,脑子里像一盆酱子,只好停下了,一边回读一边画出人物关系,看着人物关系图接着读,跳过诗歌,跳过一些和主要人物无关的情节,晕晕乎乎读完了,只是了解了主要人物的命运,大致的情节,为黛玉洒了几滴泪,为贾家的覆灭唏嘘了一番而已。

第二遍再读,依然像是新的,从未读过一样。连第一遍关注的情节也忘差不多了。心里默默感叹:《红楼梦》太奇了!

现在,我们开展整本书阅读,学生的感觉不就和我的第一遍阅读感受一样吗?且不说天天被学业压头,没有时间阅读,就算读完,这样的巅峰之作,又能读出什么呢?老师怎样能帮学生理出千头万绪的一点点收获呢?

黄老师是这样读的:“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是丰富的,但只有老师自己好好读了,读透了,才能发现适当的教学形式。我教学《红楼梦》之所以有‘《红楼梦》中的三角关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表白’等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是因为我前前后后不知读了多少遍,才慢慢有了这样的发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教师也必须读一点相关的书。《论语》也好,《红楼梦》也好,相关的书我读了几十本。同样的道理,我们读这些相关的书也是为了发现教学资源和适合的教学活动,切不可被这些书拐跑,让这些书搅乱了自己的思路,动摇了自己的定位,代替了自己的思考。”

黄老师是这样教的:教《红楼梦》,抓住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切入。一个三角,清晰地拎起了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这个切入点太妙了!书中有着数以万计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都组合成了一种三角关系。通过梳理人物之间的三角关系,能最终发现《红楼梦》的爱情悲剧,是由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悲剧。

教《乡土中国》,从概念切入,抓住概念间的关系梳理,让学术著作的理一下子清晰起来。(没有读过乡土中国,想来学术著作应该是很难读的。)

这两本书的阅读都是抓住关系分析推进,在推进中帮学生拎起了整本书的框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论语》,采用大单元教学的方式,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推进,通过自读,质疑,讨论,交流,品读,研讨、答辩等方式一步步推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聚焦“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能力,以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积累与梳理三个关键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关键能力。

整本书阅读,前提是首先老师自己读,只读这本书,也要读周边资料,读懂,读透,能够找到一个点清晰的拎起整本书;其次,学生也自己读起来,哪怕堵得匆匆忙忙,也先要读起来。最后,教师自己躬身入局,选点切入,多维度,多层次打通整本书阅读。

语文学的麻烦真是一大堆: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作文教学一张白纸,整本书阅读阅读云里雾里……

太多太多需要阅读,需要学习!

精心,沉淀,钻进去。唯有自己打破困局,才能获得新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感悟《播种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28如何找到整本书阅读的抓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gp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