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好像自从败军之将李景隆被燕军击败后,官军似乎乏善可陈。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官军中有盛庸、平安等将领骁勇善战,多次击败燕军,甚至差一点生擒燕王朱棣。《明史·列传三十二》记载平安甚详,随园少年根据史料记载,讲述平安六战燕王的故事。与您分享。
平安是滁州人,小字保儿。父亲是平定,曾经跟随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兵反元。初任济宁卫指挥签事,后跟随常遇春攻打元都北平阵亡。平安继承父职,朱元璋收为养子,英勇善战,力举数百斤,晋升密云指挥使,迁右军都督签事。
一战燕王于白沟,几乎槊及王背。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听从姚广孝建议起兵夺位。平安跟随李景隆出征,为先锋将领。平安曾经跟随燕王深入沙漠作战,了解燕王用兵之道。当时燕王即将横渡白沟河,平安指挥部队潜伏河岸,准备半渡击之。燕王隔河咒骂平安:“保儿竖子,你算什么东西!当年跟我出塞,只不过是马前小卒,知道我用兵之道,今天首先用你的狗头祭我大旗!”于是挥师攻击。但是平安不是黄口小儿,战术灵活,燕王不能胜。当时官军六十万包围白沟河。燕王一马当先攻入官军阵地。一阵厮杀,杀死官军甚众,多个回合下来,互有胜负,天气将晚,燕王鸣金收兵。
谁知夜色笼罩,燕王迷路了,身后只有三名随从!但是燕王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他走到河边,伏下身体,观察河水的流向,判断出方位,这样才回到自己的营地。第二天继续激战,平安击败燕将房宽和陈亨,燕王大怒,披挂上阵,箭雨乱飞,马折箭尽,剑断不可击!但是燕王沉着冷静,急忙登上堤岸,挥动马鞭假装指挥后面的骑兵快些上来。平安挺槊猛刺,几乎都要刺及燕王背部!谁知燕王次子朱高熙带领人马刚好赶上了,指挥部队阻击平安,燕王脱险。
二战济南生擒薛禄。燕军围困南北咽喉济南。平安驻军单家桥,企图切断燕军粮道。平安采取围魏救赵策略,选取五千名善泅精兵,渡过御河,进攻德州,济南解围。第二年燕军击败官军盛庸,回师进攻平安军。与平安激战于单家桥,平安活捉燕军将领薛禄,燕军败退。
三战滹沱河再败燕王。燕军与官军对阵于滹沱河。平安于阵中叫士兵们用木头搭起一个木楼,高数十米左右,并设置强弩于其上,激战时登楼远眺,等燕军猬集即命开弩射击,燕军死伤惨重。忽然狂风骤起,遮天蔽日,发屋拔树,声震如雷,官军退至真定。燕王久经沙场但是无法击败平安和盛庸,滹沱河之战,燕王战旗上箭头猬集,他派遣士兵把旗帜送回北平交给朱高炽,保存起来教育后代子孙。此役官军将领顾成被俘。
四战杨村败李彬。燕军出大名,平安、盛庸、吴杰分兵骚扰阻击燕军粮道。燕王致信建文帝停战谈判,以为缓兵之计。帝不许。燕王决计南下,派李远潜往沛县烧毁粮船,掳掠彰德,劝降林县。平安驻军真定。侦察得知北平空虚,率领一万多兵力袭击北平,走到离北平五十里的平村安营扎寨。燕王恐惧,急忙派刘江驰援。八月燕军北返,平安与燕军激战于杨村,生擒燕军将领薛禄。
五战淝河斩杀燕王爱将王真。王真是燕王第一爱将,燕王经常公开夸奖王真说:“你们这些将领如果个个都像王真一样骁勇善战的话,还有什么事不成!”永乐四年燕军继续南下,击破萧县,平安蹑燕军后,至淝河,燕军将领白义、王真和刘江迎击平安。平安引诱王真,王真进入平安圈套,被平安杀死。燕王大怒,亲自上阵杀向平安,意欲报一箭之仇。平安手下将领火耳灰大吼一声,挺起丈八大槊,猛刺燕王,燕王弓箭手齐射其马,踣地被擒。平安进兵至小河,左右夹攻燕军,斩杀燕军将领陈文。后移师齐眉山,双方列阵厮杀,大战四个时辰,击败燕军。燕军将领建议退回北平。燕王坚决不同意,当时何福与平安会师,平安力量大增,燕军更加恐惧。燕王马不卸鞍,人不解甲,连续几天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六战灵璧被生擒。何福采取疲劳战术企图拖垮燕军,移师灵璧。高垒深壁,固守待援。但是粮道被燕军切断,形势严峻。平安前往增援,但是被燕军分割成两部分。何福冲出壁垒支援平安,但是被朱高熙击败。诸将商议准备到淮河沿岸寻找粮草,约定夜里以三声炮响为行动信号。但是夜里燕军偷袭,也是发出三声炮响,官军误以为是自己的炮声,立即蜂拥而出,秩序大乱。燕军乘乱攻入,官军死伤无数。何福只身匹马逃窜。平安、陈晖等三十七名将领被俘。燕军听说平安被活捉,齐声欢呼,一起要求立即杀掉。但是燕王爱才舍不得杀掉,命令送往北平辅佐朱高炽。
燕王即位,晋升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迁后府都督签事。永乐七年三月,朱棣巡视北京,阅读将领名单,看到平安的名字说:“平保儿尚在耶?”平安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的末日来临了,自杀身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