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国学经典简友广场
《道德经》学习五十六天

《道德经》学习五十六天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07:07 被阅读55次
《道德经》学习五十六天

今日学习《道德经》辨证篇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本章宗旨为:凝重、安静才是君子行道的根本。无论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做到安静、厚重,否则就要失去事业的根基,失去对事物的主宰。

【正文】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

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

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

躁则失君

【直译】 

凝重是轻扬的根基

安静是躁动的主宰

所以君子整日行于大道也不离辎重

虽有华丽的生活

安居却泰然自若

那为什么拥有万乘的侯王

还那么轻躁地管理天下呢?

轻浮就会失去根基

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我所悟】

凝重、安静才是君子行道的根本。无论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做到安静、厚重,否则就要失去事业的根基,失去对事物的主宰。

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智者举重若轻,道者宁静志远,愚者暴跳如雷。不同的选择结果天地之别。汽车底盘重的就会比底盘轻的少一些颠簸,多一些持久。河水平静是清澈见底,波涛汹涌时危机乍现不可近观。当我们想要发火时,如何克制自己?怒气、烦躁、不耐都是人的心里作用。身体不适可以诱发这种心态,心里不平可以产生这种心态,突发刺激等等。如何控制自己的躁怒之气呢?“老子”在本章中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用厚重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宁静的心境控制怒气,则“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本章作业】

1、请用2-4个字,描述本章的主题

凝重宁静。

2、已手抄一遍本章

3、静为躁君,这个躁是谁的躁?我的,还是他人的?

凡指人内心的一种烦躁情绪,不单指某个人。

4、怎么理解静为躁君?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之中应用。

当心浮气躁的时候,静坐一会就会自然安静下来,克制住浮躁的心氣。这是生命现象。也可以理解为静是躁的主宰。比如,一个人在遇到不顺心的事,心情比较烦躁,心烦意乱时,深呼吸或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休息,暂且放下当前的事,使心慢慢安静下来,自然也就不烦躁了。

5、词组解释:

①君子:指低于君王的士大夫级别的管理者;②荣观:指很好的生活条件。

相关文章

  • 你就是自己内心的孩子

    道德经学习第十六天 今天早课的时候,听到雪瓶老师在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她说很多人读书会有分别心,觉得自己这个书可以...

  • 《道德经》学习五十六天

    今日学习《道德经》辨证篇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本章宗旨为:凝重、安静才是君子行道的根本。无论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

  • 永远相信有好事将要发生

    道德经学习第二十六天 越是有信心的人越是什么都觉得可以,即使她现在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但是她觉得这件事情未来一定是可...

  • 《道德经》学习(五)

    经: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

  • 《道德经》学习(五)

    放假了,终于可以继续好好读读《道德经》了,哈。 第十五章 经: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

  • 《道德经》学习第十六天

    今日学习《道德经》“演化篇”的第34章“大道氾兮” 本章是第三讲《演化篇》最后一章,是一首对大道的赞歌。大道生成万...

  • 道友切磋与交流

    老学研究,切磋与交流。47171023(五)8:34~ 谢向东: 本群名曰道德经学习群,就该集中发表解读道德经的...

  • 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十二章 这两天一直在学习《道德经》第十二章,现分享心得体会如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

  • 你值得拥有梦想

    20200109第三期家风家教带领人Day8 一、读经典《教条示龙场诸生》《道德经》 二、《道德经》第五章学习 三...

  • 谈谈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感知

    道德经学习感悟五: 无为,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没有真正读懂道德经前,觉得道德经是一本很佛系的书,是一本与世隔绝,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学习五十六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pv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