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 林培智 | 来源:发表于2017-03-24 08:35 被阅读372次

    最近的这几天读了一本让我热血沸腾的书,书名叫《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作者Susan Kuang是一个典型的斜杠青年,在她的身上有着多重的身份标签。作为一个写作者,她是一个作家,出版了自己的书她运营着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写过上百篇文章和四本个人杂志, 同时还是Linkedin的专栏作者。作为创业者,她创办了第2身份,开发了写作训练营,百老汇爵士舞,工笔画基础,书法修习班,美剧配音等不同领域的一系列线上课程。对了,她还坚持学习舞蹈并且拿到了CrossFit一级教练证。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许多关于斜杠青年的思考以及现代社会关于职业的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同时也提到了很多关于成长,进步的方法论,如果你想进一步探索除了本质工作之外的其他可能性,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不同职业身份的斜杠青年,那么这本书值得一读。

    什么是斜杠青年?

    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有一类人群在互联网上快速的崛起,他们被成为“斜杠青年”。斜杠一次来源于英文“Slash", 这个概念出资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玛希.埃尔博尔)写的一本书,书名叫作《多重职业:让工作和生活获得双重成功的新模式》。她在书中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这种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通过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和更多元的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于是“斜杠”便成为他们的代名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斜杠青年的真实案例,例如:

    * 最近这几年特别火的作家大冰,他同时是一个主持人,资深背包客,民谣推手,不敬业的酒吧掌柜,手鼓艺人

    * 李笑来老师,同时是一个长销书作家,天使投资人,比特币首富,社群孵化者,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作者

    * 韩寒,赛车手,导演,超级畅销书作家,微博段子手,国民岳父

    在书中作者观察到一个现象,那些能够在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自如,并且把每一个身份都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斜杠青年们,他们的身上往往具备着某些共同的特质,比如:

    * 拥有极强的自控力

    * 经历过长时间的自我投资与积累

    * 拥有某种核心的竞争力

    关于斜杠青年的几点认知升级

    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爱好,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往往能够百分百的投入,并在过程中享受到极大的满足感。而我而言,读书便是这样的一个爱好。读书就像一副眼镜,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戴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

    读书也一样,读一本书之前与之后,我们身处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可是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选择得更有效,行动起来更有收获,因为在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我们对很多概念的认知往往会因为阅读而得到升级。比如,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斜杠青年,以及职业便有了很多不同维度的认知。

    斜杠青年的核心不在于收入。成为斜杠青年的核心目的,并不是为了拥有额外收入,甚至也不是为了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而是为了追求更多元化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在看完了大冰的《他们最幸福》,《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之后,我发现他身上有一个特别酷的地方:在密集的完成主持人的节目录制之后,他总是会带上手鼓,回到拉萨继续当他的背包客,在这个过程中,身上不带一分钱,完全靠卖唱来获得收入,以供他在另一个世界的生存所需。按照他的话讲,叫做: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不同的身份对应着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际交往的圈子,既然要在不同的世界切换,那么不同的身份之间,收入应该是要严格区分的,这样才能够充分体验的不同的身份所带来的不同快乐。

    斜杠青年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看到那些能够成功的在不同领域的不同角色之间自如切换的人,内心总会不自觉的羡慕,并蠢蠢欲动,恨不得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斜杠青年,享受多渠道收入的同时也享受不同角色所带来的快乐。然而要成为一个拥有者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你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就像做传统职业生涯规划一样,你需要思考,为了达到某个职业目标,要做哪些自我投资,这就要求你要对自己以及未来想要的生活有很好的认知,然后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投资。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建立长远的时间观。

    斜杠青年提供了工作的另一种可能性,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同时把钱赚了。传统的认知认为我们为了赚钱而工作,即便很多时候这份工作并不会给你带来快乐,比如碰到一个脾气暴躁的领导,或者是不好相处的同事,又或是工作的内容并不是所喜欢的,但没办法,为了挣钱,你还是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然而,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及其热爱他们的工作,因为对他们来讲,工作的内容就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在最近的这段时间,我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独立项目的拍摄:不同职业的人物工作状态的纪实拍摄,决定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很简单,工作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我想看看这个世界上,那些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同时还把钱赚了的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在第一批拟定采访的人物对象中,有电台节目主持人同时又是乐队主唱,有经营着自己的原创服装品牌的服装设计师,有民谣歌手,也有一个酷炫的title的旅行体验师。

    昨天是项目拍摄的第一天,拍摄的第一个对象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音乐节目电台的主持人同时又是乐队的主唱兼键盘手,经常参加各种演出。采访中,在聊到工作和幸福感的话题时,他给我一个印象深刻的回答:“我的生活中节奏总是很快,但我从不让自己觉得自己很忙,因为做的事情都是自己所感兴趣的,对我而言,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所以很多时候我总是感到很满足”满足,是他对幸福感的理解。

    如果说快乐和有钱,确实曾经是一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的话,那么现在这种矛盾正在逐渐的被消除。就像大冰在他的书里经常说到的那样: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

    如何成为斜杠青年,斜杠青年的五个模式

    在《多重职业:让工作和生活获得多重成功的新模式》这本书出版之后,玛希.埃尔博尔根据整理的案例和反馈,把“斜杠青年”模式进一步总结为以下5种:

    * 稳定收入+兴趣爱好的组合。比如,前面提到的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

    * 左脑+右脑组合,比如之前在摄影师林海音的公众号看到的一个菇娘Lily Zheng:即是Google的程序员,同时又是一个时尚博主

    * 大脑+身体组合,比如本书的作者,Susan Kuang,即是专栏作家,同时又利用业余的时间教爵士舞

    * 写作+教学+演讲+顾问组合,比如前面提到的李笑来老师

    * 一项工作多想职能型。比如CEO就是典型的符合这种类型的人

    对于那些想在多重身份中有所探索的朋友,上面的这五种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让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质来进行时间和精力的投放。对我自己而言,最吸引我的模式是第四种:写作+教学+演讲+顾问组合,这也是目前互联网创业的风口:知识变现,内容创业。事实上这也是目前我在做的事情,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保证每天的有效输入,然后再通过每天的写作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做独立采访人,每天复述两本书外加罗辑思维节目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知识变现、内容创业这个行业之所以诱人,因为感觉门槛基地——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杯咖啡和一个大脑就能开始工作。而事实上,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要想创造出有价值并且受众愿意付费的产品,往往需要在某个领域有很长时间的积累,思考。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

    然而,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做了,总会有所收获。

    按照惯例这时候应该来一碗充满正能量的鸡汤: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三年前,其次是现在

    每次读完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聪明人秉烛长谈了一整夜,总有满满的收获。读完《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之后,我的收获有3点:

    * 意识到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 刷新了我对职业的认知,意识到职业之间充满的更多的可能性

    * 培养了自己的产品思维,想成为斜杠青年,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探索,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重新观察了身边那些在不同领域里都由着出色表现的一大批斜杠青年,我慢慢的发现隐藏在斜杠青年这个标签背后的其实是出类拔萃的能力,不管是某一个特长,对某一行业的深入理解,又或者是时间管理的能力,都是我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年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

    相关文章:

    我花199块钱买来李笑来的三句话

    我花了199元买了李笑来的3句话(二)

    在跑了1700公里后,我想和你聊聊跑步

    为什么你总是轻易的就选择放弃?

    如何让你的时间更值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斜杠青年: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ux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