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10
坐在火车上,手机打字,写文章脖子酸,还有两个小时到站,决定做一个省指力的事,两个小时想几个关于自己的难题,每有答案,再记下来。
第一个问题:我正在做什么?
当妈了以后,在咨询公司的工作身份下,格外的忙碌和奔波。
时间基本也就花在两个地方,孩子和工作。
因为工作时间的拖沓延长以及时不时的出差,对孩子一直处于内疚和亏欠的状态,现在想想,每晚回家带睡更多是满足我对她的依赖,她却没能从我这边吸取太多营养。睡前有限的时间里,能做的时间寥寥无几,一个小故事,一起短暂的玩耍,睡前的打滚抱抱,我既没有针对性的培养她的生活习惯,也没能有时间静静的坐下来教些东西,不知道她心中的妈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周末的陪玩,能感受到她对于父母全家一起的那种极致喜悦,用力消耗和享受美好时光的感觉,她是一百二十分认真的,欣喜的,我尽管是尽力留白了全部时间,有个认真的打底,但怎样也及不上那种童真的投入和期盼,如何才能给她带来更大的惊喜?
于工作,更是有一种常常糊涂的忙碌感。
尽管看上去很好,在主动性角度从多个创新业务到带新人都不拒绝尝试,在目标角度收入产出项目产品面面俱到,在重点角度有选择性的项目市场曝光难点方向都有兼顾。但背后仍是有种四面救火,勉力应对,后劲不足的感觉。还是时间分散和多头管理,包括团队本身能力以及管理经验都不足够,难以达成理想效果,换句话说,能够运转,但无法出彩。
到底是什么原因,尽管自己心知肚明一直仍在维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愿意耗尽精力,但这种平衡也能促进工作本身的活力和创造力,减少情绪消耗,或者说骨子里无法接受再上一个层次的体力时间投入,要这是短板也只好认栽。同样自己知道的是,并不比这个行业至少一半的人更聪明或者高情商,但资质中等的状态下,在细分领域聚焦起步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机遇和选择。
那排除这两个因素后,不够出彩的原因是在于时间,工作方式,经验,性格,还是团队?用笨办法,把每个因素放入每个事件里,逐一模拟。
对于事件A缺的是市场战略和执行战术
对于事件B缺的是客户策略和行业策略
对于事件C本身就是个愚蠢的想法
对于事件D貌似开始时已经失败了一半缺的是判断眼光和决断
对于事件E缺的是对人性更深刻的体会及个人影响力
对于事件F尽管还没开始但以任务状态循规蹈矩能想象出结局,出彩的关键应是对需求的精准把握产品的打磨还有机遇
总结一下,发现一半是策略及眼光,一半是借力及影响,或者说前面是和当前的自己博弈,后面是和周围的人博弈,那问题来了,接下来咋办
要是减少任务内容做到最大聚焦,用和周围人博弈的重点精力放在少数两三个事件的聚焦,宣传和影响,再尽力赌几次,这个方向是否可行?
还是维持多任务运转模式,再花额外时间双向提升,答案很明显并没有这些时间。
所以其他聪明人都明显的选择了第一种模式么?果然自己还是脑子清楚的时候太少,SB时间居多
好吧,可以进入下一篇章了
第二个问题:接下来我要做什么?
对于宝宝,希望能有每天常态下,一个小时精力充沛的投入,是有产出的,而不是依赖,这需要从工作中减少时间
对于自己,需要有重点时间投入到自己的提升,也需要减少内容和聚焦,对于第二点影响力要多重视一下。具体聚焦的事情,兴趣,战略,资源兼顾时择优,A并不理想,B有个人兴趣,C可以放弃,D需要改装资源,E有兴趣及可以试试看。你看,自己最后做的选择正是身边聪明人一目了然在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