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第一次对人心的认识,是源于神话故事《封神榜》中的比干。
传说忠臣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也就是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因一直害怕妲己狐媚朝廷,大手笔地与妲己公开宣战,也斩杀了不少妲己的狐子狐孙,妲己怀恨在心,借有心病须“七窍玲珑心”治疗为由,剖出了比干的心脏。
比干因姜子牙的法术保护,服食神符后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剖出心脏后仍然不死;但剖心后若在路上遇见人卖无心菜,比干必须问他“人若是无心如何?”,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还活”则比干可保不死;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就会立即毙命。结果比干剖心后遇见卖菜妇人,询问后妇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登时血流如注,大叫一声一命呜呼。
相传比干死后,天降大风,飞沙走石,但一代忠臣还是就此陨落。
儿时也一直纠结,要是妇人答对了比干也不会早早丧命,也有了对人心最初的认识——脆弱。
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鸡毛换糖是最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但我在其中最看中的却是人心。
陈江河被陈家村收留并养大,并打小跟金水叔学了敲糖帮的本领,后因为那个时代守旧的因素被迫少小离家,走南闯北,后政策有变,也为了遵守与英杰的约定回到陈家村。
在与玉珠对话时他说,自小没有家,走在外面,不管世界是什么样的,心里总牵挂着这里,村里人赚点钱,他心安。
剧中提到的交换问题,是讲经济学中有交换值在作用,但我看到的是人心与人心的交换法则。
江河与陈家村金水叔,陈家村人之间的,养育之恩,无论中途有什么变故,有什么样的波折,他都记得滴水之恩的道理;
与玉珠从火车上抢一块窝头开始,两人在桥下煮糖,又担了担子走村串巷换糖,到后来经历了各种磨难,两人终于走到一起,并随着南方商业的崛起,成就了一番事业,这是份知遇之恩的体现;
还有陈江河与邱英杰,从火车上换鸡蛋惊鸿一瞥开始,一个有知识有头脑,一个能实干,两人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先驱代表,他们承受了在过渡时期从政治到经济变革中最艰难的蜕变,最终走在了大潮的前列,之后英杰病逝,江河担起了抚养他女儿的责任,人和人的缘份就是这样一茬接一茬的接续,这也是识人心,以诚心对诚心的集中体现的部分。
看过此剧后,再影射到生活中,其实不仅仅是经济上存在比率或或对等,在人心是也存在这样的法则,也是对人心换人心的诠释。
至于生活或字典上关于人心的各种描述,比如人心叵测,比如人心隔肚皮,比如人心不古,比如人心慌慌,比如人心向背等等,多数是说人心的广度与深度,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指人心的不可预测上。
有时候,一个概念或一个词如果用文字来裁剪,往往就变得深奥而遥不可及,其实以自己对这个词最朴实的理解,就是在文中点出的两点:
一是,人心很脆弱,极易受伤;
再一就是,人心换人心的道理从古到今,从电视剧到生活都是存在的。
就如同生存和成长的意义中付出与回报这对双胞胎一样,付出也许不一定有回报,但是如果不付出肯定不会有任何回报。
人心亦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