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作者: 众品惢 | 来源:发表于2016-12-28 23:33 被阅读12次

女主角范冰冰,没得到今年的台湾金马影后,冯小刚得了最佳导演。

选范冰冰演女主角,此消息一出,明眼人都能看出企图心,不管范冰冰是个怎么样的演员,但是就像电影女主一样,非要证明“我不是潘金莲”最后的结果却是不了了之,冥冥中电影的结局和现实中结局不谋而合了。非要证明自己是个好演员是有演技的,但是说实话就戏份看,电影里的其他男演员(好像只有女主一个女演员)都没有女主重,但是个个都是演技派,演得入木三分,把握人物的状态和心态也不枉原著作者写的那么啰嗦和琐碎。比如说范伟的出场,就那么分分钟,影帝的水准就放在那了。说实话导演把女主包围在一群演技派的中生代男演员中,人们似乎依然看的是范冰冰的颜值。

虽说“潘金莲”是负面形象,但是高颜值却是狐狸精类的基本条件吧。让人有种说不清楚的尴尬感觉。但是范冰冰能演这么重的众星捧月的独角戏也足以证明是个好演员,所以也没必要纠结于影后。如果还是心有芥蒂,建议她好好研究一部美国电影《时时刻刻》,三位奥斯卡影后的演出,真是让人佩服,尤其是颜值较高的妮可居然愣是没看出来,真是多看几遍之后,似乎在眉宇间能故意看出些精气神来。火候就在此看出来了,一个才华出众的女性在自我觉醒和现实挣扎中的感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奇妙的联系,这种虚实结合的感觉对于一个真正的人来说才是完整的。一个演员能够真正和导演站在一个层面上,才好有真正的共鸣和对观众的冲击力,这是双向的。

冯小刚拿了最佳导演说明评委会认可导演的水准和这部电影,很现实甚至无趣的小人物似乎搞了什么大事,但也没什么了不起,却能引发思考,尤其是从官场的角度,而且去掉了原著的啰嗦感,让观众能看进去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还有所思。这是一个夹缝中求生存意义的作品,就是要一个说法,却折腾了二十年,折腾了那么多人。同时导演对电影从技术和艺术表现方面也是有想法的,圆形荧幕和方形、全幕的切换,也是通过电影技术和表现形式进一步推进故事内核的做法,在此看到了导演的诚意,在这一点上女主也要再多展现出来一些,至于其他的就是别人的事了,我想那两朵小鲜花肯定不是奔着影后才演这个电影的。

最后,希望这样的中国电影能够多一些,能够再深入一些,真正挖掘一下东方文化的真善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时得到更多的认可就只是时机的问题了。

相关文章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第二版)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看完电影不禁深深的叹息,为李雪莲悲惨荒诞的经...

  • 2018-05-14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看完电影后不禁一声叹息,为李雪莲悲...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这电影我是冲着范冰冰过去看得,在台湾我一职搞不懂她为什么能那么红,并不觉得她外型有多好看。问了朋友才知道,过往有很...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喜欢看电影却不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所以我都是在家中用电脑或者手机观看,手边摆满零食,或做...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从小爱看电影。年少时正赶上中国文艺繁荣的八十年代,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陪我成长! 但看了那么多场次,这还是第一次想到...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周末和朋友一起出去看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周本来打算去看的,结果因为流连于纸的时代书店看书,就没去成。 继电影...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直到昨天才和朋友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说实话并没有什么期待,当圆形的画面出来的时候,我甚至在想这看着真是别扭...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李雪莲多年想为自己讨回公道,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还她“清白”、洗净冤屈。最后在秦玉河的意外死亡后画上了“上访”的句号。...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最初看到这个影片名字,其实是不感兴趣的,心想还不知道是怎么意淫出来的这么一个主题呢。吸引我进入影院的是坐公交车介绍...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完一个电影或者电视剧经常容易入戏,很久缓不过神,思想回不到现实。好像我自己就是那个主人公的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ju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