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时常念诵,惠能大师的境界是我等凡人慧根所不能及的,但神秀大师的精进却被我视作典范: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没有顿悟的慧根,却有脚踏实地的精进,这也是难得的福气了。
而日本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也风靡一时,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中无缘的人,当舍;心中烦郁执念,当离。”
这句话读来真是让人觉得又飒又爽,作为一个中年少女,我自然是念念不忘,放在心中成为自己的一把戒尺,能不能用这把戒尺来整出个海市辰楼出来?感觉还是能的。每遇困境,我都如是在心中反复咀嚼,滋味由苦涩至甘甜确实会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
这两个月来,我读了好多人关于《断舍离》的感悟,看到的不是自在了,而是更纠结了,比如有些人自我感觉自己“断舍离”了,可亲密方没达到自己的标准,于是又是一轮抱怨式自残。
抱怨是被我列入自残系列动作之一,如果用星级标识,以是否还有生命作为衡量,至死是10星,相反是1星,抱怨就等于9.5星?仅比杀死自己少0.5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抱怨还有一口气表示活着,还有机会杀死自己。
如果以痛苦程度相比,抱怨是10星,因为杀死自己已经彻底不痛苦了,但抱怨却会让痛苦无限制地膨胀,陷进痛苦的泥淖里不能自拔。
但明知是自残,却有很多人乐此不彼。所以,我喜欢神秀的精进,其实大师也是在做减法,等同于“断舍离”。因此我不相信“知道做不到”的言论。在我看来,做不到只是真的不知道而已,因为真知才会笃行。
断舍离的不是外在有形的一切,而是心中的贪嗔痴慢疑。心外没有别人,当我们向内求的时候,能影响情绪的人事物定然会越来越少。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背着自己的功课,做功课时或许就如历劫,但那也只是功课,不管如何皮开肉绽都会过去。可过去的是痛苦的体验,留下的却是清明。豁达与洒脱的境界,也离不开曾经的九死一生所带来的狭隘与掣肘,那就如荷花池下的淤泥。
我们都是一步泥泞一步鲜花,既然如此,不管泥泞还是鲜花,我们都敞开心扉,让他们自在地来,自在地去,毕竟只是生命的体验罢了,没有值得霸占心灵空间的价值。
不管鲜花还是泥泞,我们只要站在足够恰当的位置看着他们粉墨登场,不远不近。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