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是大山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乡镇,这个名字给人一种莫名的宁静和祥和。1981年9月的一天,刘家大院里伴随一阵响亮的啼哭声降临了一个男孩儿,他是这个家族里的第一个男孙,对于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最高兴的莫过于此刻正拿着剪刀,自己亲手剪断与孩子血脉相连的脐带的母亲了。然后她用废旧的床单和衣物缝制而成的包被将孩子小心翼翼的裹好,然后清热的搂在怀里盯着男孩一遍又一遍的仔细打量,满脸都是初为人母的喜悦,但下一秒她又微皱了眉,凝固着笑容若有所思的说,孩子,你一定要勇敢的长大。
那个男孩1981年出生在谢安(一)那个时候中国大地上的农村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谢安更是穷乡僻壤。当时男孩的父亲在村口上开了一间小作坊,为村民们把稻谷加工成大米,虽然收入不多,但加上名下的那几分地,糊口还是有余的。男孩一天天长大,母亲常常抱着他去家里的小作坊玩儿,却总是会被父亲烦躁的怒吼,接着便是母亲和父亲一句接着一句的大声争吵。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父亲染上了喝酒、赌博的恶习,他们在作坊吵、在别人家吵……总之在男孩的懵懂记忆中他们总是吵,吵得厉害了,母亲便抱着他回家婆(外婆)那里。
那时候家公家婆特别疼爱他,尤其是老家公还在世时更加的宝贝他。母亲是家里八兄妹中的老大,那时的舅舅们都还没有成家,姨妈们也尚未许配人家,一大家子的人都独宠着他。那样的光景是他最快乐的时候,和父亲家里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一直都清楚的明白,爷爷奶奶不喜欢他,同一个屋檐下的那些叔伯婶娘也都不待见他们一家,特别是对他和母亲更是一种敌视,让他感到莫名的害怕。至于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母亲那时读的书比他们多,让她们误以为母亲一定是个精于算计的人。
那个男孩1981年出生在谢安(一)他后来得知,母亲上学时成绩特别优异,甚至当年考上了大学,但家公硬是没让母亲去大学报道。或许是因为母亲在家排行老大,也或许母亲只是一个女娃……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下,母亲注定是个牺牲品。最终母亲因拿不出五块钱的报名费而永远的与她梦寐以求的大学失之交臂。没过多久,家里陆续有媒人来提亲,在那时众多的佼佼者中,家公却订下了谢安刘家的大儿子。当时老家公本就不满母亲辍学,接着对这个孙女婿的人选更是反对,奈何他毕竟年岁大了,不中用了,更做不了一家之主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饱读诗书的母亲嫁给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
由于父亲的懒惰,后来小作坊关了,家中境况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男孩看见同龄人都去了乡上的幼儿园,他也跟在他们身后跑去了。那天母亲在家焦急的四处找他,后来才得好心人告知。老师问他交过学费没有,他却一脸稚气的回答,妈妈总是说我们家的钱好大,你们找不开。回到家当母亲听见他当时的这一番说词时,顿时忍俊不禁,然后把他紧紧的搂在怀里,偷偷的泪水湿了眼眶。
那个男孩1981年出生在谢安(一)他或许是遗传了更多母亲的优良基因,学习特别有天赋,无论什么,母亲教一遍,他便能很快的熟练记得,常常母亲念上半句,他立马能接下半句……母子俩一天天在那种清贫的日子里苦中作乐。由于父亲好赌成性,家里缺衣少粮是常事,看着活泼聪明的孩子饿得面黄肌瘦,母亲除了难过就是带着他去家婆那里。家公总会疼惜的抱着皮包骨头似的外孙重重的数落母亲一顿,怪她没用,然后母亲总是低头沉默着擦眼泪。家婆会把早就准备好的那些好吃的端到桌上,坐在旁边守着外孙大口大口的吃,一边慈爱的给他擦着小嘴。
后来舅舅们陆续成家,随着舅妈们的依次到来,给家婆屋里增添了热闹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无端的纷争,兄弟间的,妯娌间的,婆媳间的……男孩只知道,母亲带他回家婆那边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即便是去了,也变得小心和拘谨,他也不如原先那样开心和自在了,家公家婆怀里再不是只独抱他一人了。再长大一点,表弟表妹们更多了,他得谦让和照顾他们当表率……
那个男孩1981年出生在谢安(一)父亲依然好赌,赌输了钱就会和母亲吵架。母亲平日里省吃俭用,就靠养两头猪供给着孩子每年的花销。那天,父亲又输了钱,还喝醉了酒,回家就问母亲要钱,母亲坚决说没有!父亲不依不饶的吼道,没有钱?那娃的学费哪里来的?你可以给娃用,为啥不拿出来给我……那天他们吵得特别凶,最后还打了起来,这一切,男孩都看在了眼里……他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指尖在掌心中狠狠的掐成拳头,只想让自己快点长大。
网友评论